2025年10月,一则地产交易新闻引发了大家的热议:曾经预言“房价如葱”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其公司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宣布,以9.25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66亿),买下香港铜锣湾“港岛壹号中心”13层整栋写字楼,作为香港总部。马云的这一举动,与其2017年"未来房价如葱"的预言,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大家重新审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深层逻辑。
回溯2017年,在杭州的全球峰会上,马云先生大胆提出,"八年后,中国最便宜的就是房子"的论断时,正值中国房地产市场狂飙突进时期。当时,国内商品房的平均售价同比上涨了12.7%,北京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突破了40:1。马云在演讲中强调说:"年轻人不必急着买房,未来每个房子都会像葱一样便宜。"马云先生的这番言论,被浓缩为"房价如葱"的标签迅速传播,成为这些年来最具争议性的预言之一。
然而,现实的发展,出却呈现复杂的图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最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中位数累计下跌18%,部分资源型城市出现"葱价房";但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的优质资产仍保持韧性,降幅不大。尤其是香港的顶级住宅价格,2025年前三季度居然有3.2%涨幅。马云此次购入的“港岛壹号中心”项目,位于香港的传统豪宅区,占地逾4万平方呎,提供66个豪华单位,均价约2.8亿港元/套,买家多为跨国企业的高管以及家族办公室。
深入分析马云先生这笔交易的商业逻辑,可见其多重战略的考量。从资产配置角度看,2025年全球通胀压力下,香港核心区不动产仍被视为"硬通货"。仲量联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顶级住宅年化租金回报率稳定在2.5%-3%,比同期美债的收益率要高。从企业运营的视角来看,该物业用作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的国际业务枢纽,香港的法律体系与资本自由流动优势,对科技巨头的全球化布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个时候,还是香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价格与2022年峰值相比,下跌了15%。
站在2025年的时点回望,当年马云先生"房价如葱"的预言部分,应验一些又部分落空。在东北和西部地区,如黑龙江省的鹤岗等收缩型城市,确实出现了5万元就能购买一套的住房;但在香港中环区域、上海陆家嘴区域等全世界的金融重点,房产依然维持着"钻石价"。这种撕裂现象,恰恰印证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勒的观点:"房地产从来不是单一市场,而是无数个受地域、品质、政策影响的细分市场集合。"
这次马云以66亿元在香港的购楼事件,将成为大众理解中国房地产市场多面性的一个生动注脚:在这个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的时代,任何非黑即白的断言,都难免被现实解构,而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关键,在于建立穿透表象的认知,看透其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