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我刚到昆山准备讲今天举办的《视播时代·企业全域营销快速增长系统》的课程,晚上跟一些学员交流的时候,我们讲到了今天中国中小企业最大的痛点之一,就是老板的时间不够用,公司里所有的事情都要老板来操心,来负责。
有的学员说自己的手机一天都在响,白天黑夜都在忙,采购出了问题找我,现场安装出了问题找我,客户要货找我,售后找我,生产也找我,销售也要找我。
企业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需要老板来排版负责。
当然,我知道有人会说那公司是你自己的,你不操心谁操心?
这种情况在创业初期,在老板还比较年轻的时候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企业都是从小开始,从一片混沌中找出生路来,那老板事事亲为是正常的,你要去明白企业的每个环节是怎么运行的,什么情况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企业有了一定规模,有了几十个员工,有了相对稳定的业务,所有事还要等着老板来做决定才知道做不做,那一定是不健康的。
特别是当老板的年纪过了40岁之后,你每天能充分调配的精力其实就开始变得有限了。
所以,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家公司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
是老板的时间。
老板一定要把自己有限的时间放在对公司真正具有价值的事情上,不是淹没在所有的工作细节当中。
02
威廉·翁肯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管理理论,管理要克服的,就是别让猴子跳到你的背上。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猴子指的是工作,是责任。
今天很多的中小企业老板,都是把员工身上的猴子接到了自己身上,遇到任何事,员工就习惯性等着老板来做决定,最后就是什么事都是老板的事,只要老板才负责。
所以,有一个段子说中国企业常见的情况,高层在做中层的事,中层做基层的事,基层在干嘛呢?谈论国家大事。
这就是在替别人去养猴子。
所以,当我们忙的晕头转向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跳进了“背猴子”的陷阱,养了一堆别人的猴子。
那我们怎么别让猴子跳到背上呢?
彼得·德鲁克在他那本著名的《有效的管理者》开篇就讲:“管理者的本份,是让工作有效。”
有效,是效率+效能,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效能是“做正确的事”,
衡量有效的标准就是结果和贡献。
一位管理者如果要天天做决策,时时做决策,显然也是一个无效的人。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第一、我的时间花在了哪?
我们可以去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把时间分成四个部分:我自己占用的时间、组织占用的时间、下属占用的时间、外界占用的时间。
看看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是“属于别人的时间”多,还是“自我支配的时间”更多?
第二、我在做谁的工作?
假如管理者是“来什么,就做什么”的工作方式,那我们就会被迫忙于日常工作,应付员工给我布置的事情。
这实际就是造成了“职能下沉”,只会浪费管理者的能力,把更重要的工作有效性给丢在了脑后。
第三、我在哪里工作?
管理者假如是在团队“内部”做事,会受到团队内部的局限,看问题的时候,会不由自主把团队的标准强加给外部的客观现实。
这样根本不会有成果出现,因为一切结果都是在外部达成。
就像企业想要达成的结果,是满足用户需求,让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也就是说,做决定的人在企业之外,不在企业之内。
第四、怎么放权工作?
管理者在帮员工养猴子的原因,一般有两个。
1、员工习惯了“依赖”的心理,有事就找你解决,自己已经习惯不做决定,不去思考有什么解决方案。
2、管理者已经习惯代替员工做决定,甚至是直接插手下属的下属的工作,享受所有人听命于自己的成就感。
所以,一定要放权给员工自己去干,自己去想,让他去照顾自己的“猴子”。
03
当然,为了让每个人都背好自己的猴子,除了管理者自己要有意识之外,一定要去给公司搭建相应的制度,不是人管人,是制度管人。
比如说阿里,如果说马云是阿里的爸爸,创造了阿里,制定了愿景和梦想,那么,有一个人就是阿里的妈妈,是他去负责落地执行,给阿里建立了健康运营的体系。
这个人就是关明生。
他在2001年加入阿里,在互联网泡沫破裂,阿里陷入生死危机的关头,他带来了在通用电气(GE)丰富的管理经验,迅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裁员、缩减开支,制定了“Back to China, Back to Coast, Back to Central”的战略。
同时,他把马云创业初期激情的“土话”给系统化、制度化,建立了阿里著名的价值观考核体系,给阿里铁军销售团队引入了系统化的管理、培训和考核机制,把他们从一支野战军锻造成了有纪律、有价值观、战斗力极强的正规军。
所以,我们在去建制度的时候,可以学习一下阿里,去请一些有管理经验,可能已经退休的管理者,给他们尊重和认可,跟他们讲公司的愿景使命,让他们来帮助我们打造和完善制度。
同时,我们还得给团队去做这么几件事。
第一、让他们了解清楚猴子的具体问题,写出下一步行动计划和方案,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学着解决问题,自己做决定。
第二、明确分工,把猴子确定在具体的个人身上,确定谁才是关键执行者,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
第三、我们要告诉团队每个人,不要试图把自己的“猴子”托付给别人照顾,遇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先行动。
我不会给你答案,不会替你做决定,只会给你建议,帮助你协调资源。
第四、确定最终的时间节点,给予下属授权的同时,告诉他明确的时间期限,你要拿出结果给我。
第五、用定期的会议和复盘总结,代替否决和批评。让每个人把自己的猴子都亮出来,提出自己的做法和创意,看看谁做的更好,怎么做的,谁做的不好,下次怎么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特别要注意一点。
不能发号施令和压迫团队,直接命令某个人的工作,即使我知道他可能会犯错,也要克制住自己,看着他犯错,再帮助他调整。
因为只有不干活的人,才不会犯错,不管是好还是坏,我们都应该有错误的空间,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和管理方法,乐意看到团队犯错,接受团队犯错,因为错了,才知道我们哪里还可以提高。
真正把猴子交到他们的身上,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施展自己和提高自己。
只有团队在前进,才能证明管理者的工作是有效的。
04
我相信,今天组织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因为共同的梦想和使命才汇聚到了一起,我们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事物和目标,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所以,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道场,经营的本质就是在经营人,大家聚在一起是借不同的事,修共同的业。
那么,对方能有缘分来到我们的身边,这就是老天派发给我们的任务,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对方成长,完成共同的事业。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