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金融圈哀鸿遍野,这三家公司反成赢家?人均年薪百万!
创始人
2025-10-20 01:50:35
0

金融圈的水深火热,有人哭爹喊娘,有人却在悄悄数钱。当券商降薪、银行内卷的消息满天飞时,有三家公司却像定海神针,稳稳地给员工开出百万年薪,成了圈内人眼红的“高薪幸存者”。它们就是渤海租赁、陕国投A和中信证券。

这三家公司能逆势高薪,靠的不是互联网大厂那种996换命的业务冲刺,也不是什么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拨开金融那层层叠叠的复杂术语,你会发现,它们成功的密码,归根结底是两个字:资源。

1

你可能没听过渤海租赁,但它绝对是A股薪酬榜上的“扫地僧”。连续五年,它的人均薪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动辄接近200万,堪称“薪酬天花板”。

这家公司的业务听起来简单粗暴:不搞股票,不玩债券,就是当“包租公”——往外租飞机和集装箱。

截至2024年底,渤海租赁旗下控制着超过1100架飞机和400万个集装箱,是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商和第三大集装箱租赁商。它的生意,简单说就是“抢”。

时间倒回2020年,全球航空业因疫情陷入停滞,飞机趴在地上晒太阳,租不出去。渤海租赁也因此连亏三年,亏损额高达109亿。

按理说,公司亏成这样,员工饭碗都快端不稳了,但奇迹发生了:他们的人均年薪依旧稳稳地在160万到190万之间徘徊。

秘密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铁皮箱子——集装箱里。

2020年,海外工厂大面积停摆,唯有中国的生产线还在轰鸣。全世界的商品都等着从中国运出去,集装箱成了硬通货,价格坐上了火箭。

一个从宁波港运到美国的40英尺集装箱,运费从1500美元一路飙到2.5万美元,翻了16倍!渤海租赁的员工电话被全球客户打爆,手里的集装箱根本不愁租,租金收到手软。别人还在为业务发愁时,他们正享受着全球供应链错配带来的巨大红利。

到了2023年,全球航班复苏,飞机租赁业务回暖,渤海租赁的另一条腿也开始发力,彻底走出了困境。不过,这近200万的年薪,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真相是,高薪主要集中在境外。

2024年的数据显示,公司580名员工中,487名境外员工的人均年薪高达196万,而国内93名员工的人均薪酬则是63万。毕竟,飞机和集装箱租赁的核心客户与市场都在海外,那里才是资源的核心。

更绝的是,这家公司的大门几乎不对外敞开。你想投份简历?抱歉,招聘网站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岗位。公司里的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内部推荐进来的。

要么是手握资源的行业大佬被高薪挖来,要么是领导、大客户的亲属。普通人想挤进去,比考公务员还难,因为这根本不是一场对所有人都开放的考试。

2

如果说渤海租赁是靠着全球资源“躺赢”,那陕国投A的高薪,则来自于对风险的极度克制,堪称信托圈里的“稳健派”。2024年,它的人均薪酬首次突破百万,虽然比不上渤海租赁,但能在雷声滚滚的信托行业里笑到最后,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信托圈曾经是诞生“薪酬神话”的地方。

以前的“一哥”安信信托,2016年人均薪酬就干到了217万,其总经理2018年光年薪就超过千万。安信的玩法就是“搏命”,把融来的钱大举投向高风险、高回报的房地产和实业。然而,当行业下行,泡沫破裂时,这些曾经的蜜糖瞬间变成了砒霜:13.6亿投的股票,四天后就停牌退市;5.5亿的债权,还没到期对方公司就没了。

最终,安信信托轰然倒塌,被国资接手,高薪神话彻底破灭。

陕国投A从一开始就没走这条路。

它深知,金融的核心是风控,而不是赌博。在安信信托疯狂扩张的时候,陕国投A始终把主动管理业务(高风险业务)的占比控制在极低水平,近几年更是几乎不碰人人喊打的房地产。它宁愿少赚一点提成,也要确保本金安全。

这种“不贪心”的策略,让它完美避开了行业的所有大雷。当同行们一个个爆雷、焦头烂额时,陕国投A的净利润却在逐年稳步增长,2024年营收高达29.28亿。

公司赚钱了,员工的腰包自然也鼓了起来。如今,再提到信托圈的高薪代表,人们想到的不再是早已陨落的安信,而是这个稳扎稳打的“老实人”。

3

作为拥有2.6万名员工的券商“一哥”,中信证券能让人均薪酬挤进A股前十,实属不易。它不像渤海租赁那样小而精,而是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能让如此庞大的团队拿到体面的收入,靠的是一套极其现实的“精准用人”法则。

如果你打开招聘软件,会发现中信证券挂出来的岗位大多是IT岗,起薪两万左右,目标人群是名校的理工科硕士。但你千万别以为,进了中信就能年入百万。真正支撑起这艘航母高薪体系的,是那些你永远在公开渠道看不到的岗位——投行、研究所、自营等核心部门。

这些部门的用人逻辑,赤裸裸地指向“资源”。

投行部需要什么样的人?能拉来IPO项目的人,能搞定监管关系的人。这些人是团队的“VIP”,是真正的资源拥有者。至于那些写材料、做底稿的“干活的”,市场上随时能找到替代品,校招根本不屑于招。

研究所更是内卷的极致。

现在连实习生的门槛都划到了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和常春藤盟校。就算你挤进去了,也只是拿到了一个“被考察”的资格。每天工作时长不够,直接劝退。而这堪比正式员工的工作量,换来的只是每天80-100元的实习补贴,时薪甚至不如奶茶店店员。最终能留下的,凤毛麟角。

自营和资管部门,则更看重真金白银的战绩。你的学历再光鲜,背景再显赫,如果不能在市场上赚到钱,一切都是零。因此,这些部门几乎不从零培养新人,只招有持续盈利能力的成熟交易员。

所以,中信证券的高薪真相是:用IT等支持性岗位的“市场价”薪酬,来供养那些能带来直接资源的“核心层”。顶层设计决定了资源的流向,而底层员工则在激烈的内卷中争夺有限的机会。

4

无论是渤海租赁的海外客户,陕国投A的风控壁垒,还是中信证券的人脉关系,这三家公司的高薪故事,都在反复印证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今天的金融圈,资源比能力更重要。

学历和证书只是入场券,真正决定你能否站上金字塔尖的,是你手中掌握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渤海租赁的岗位靠内部推荐,因为人脉本身就是一种资源;陕国投A的员工能安稳拿高薪,是因为公司用风控守住了宝贵的信誉资源;中信证券的核心岗位不对外开放,因为他们只想要能直接带来业务的资源型人才。

金融圈早已不是那个凭借一纸文凭就能逆天改命的江湖。

它已经变成了一场“资源者的游戏”,那些还在抱怨行业不景气、收入下降的人,或许只是还没摸到这场游戏的真正玩法。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来说,与其仰望那遥不可及的百万年薪,不如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能力、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别人愿意为之买单的稀缺资源。

这,或许才是唯一的出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中国稀土,这张战略王牌,还未真正出手,仅仅是初露锋芒,已足以让某些依赖进口的...
原创 杭... 杭州一家小打金店里,老板的故事在传开——那位顾客,早在金价仅600元每克时,豪掷150万囤积黄金。这...
原创 荷... 半导体行业的暗战烽烟再起,这一次,战场转移到了荷兰,而中国企业则成为了这场突袭中的首要目标。面对荷兰...
高线光瓶︱清香拥挤、浓香群雄逐... 文丨 传才战略智库 与清香型白酒高线光瓶赛道高度拥挤,浓香型白酒高线光瓶群雄逐鹿相比较,酱香型白酒高...
金价涨了,金条能变现吗?这些回... 随着国际金价持续走高,银行销售的投资金条被不少人视为“硬通货”。但金条购买容易,如果想变现,其中还有...
金价,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 内容转载自:中国基金报 据中国基金报,10月14日午后现货黄金从最高点短线急跌超89美元。 现货白...
道生天合成功登陆A股 加码绿色... 本报记者 张文湘 见习记者 占健宇 10月17日,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
原创 金... 金融圈的水深火热,有人哭爹喊娘,有人却在悄悄数钱。当券商降薪、银行内卷的消息满天飞时,有三家公司却像...
IPO前百度清仓离场,资金压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10月16日讯(记者 邵雨婷)随着工业需求持续增加、AI与机器人融合...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 来源:澎湃新闻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正式拉开帷幕。卢锐 摄 1...
创新属性鲜明 上证580ETF... 来源: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万宇)今年以来,A股市场企稳回升,科技创新成为大盘走高的重要推动...
关键时刻!绩优基金经理发声 【导读】绩优基金经理把脉A股三季报行情:科技成长板块具备强劲业绩支撑,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中国基金报记...
超150家上市公司发布今年三季...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军)18日,A股上市公司寒武纪、思特威、瀚蓝环境、北方...
A股修复行情即将展开?投资主线... 财联社10月19日讯(编辑 平方)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中信证券:斗而不破 ...
湾芯展收官,3天共接待11.2... 10月17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湾芯展”)收官。为期三天的展会累计接待11.2...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王文灵:科技... 10月18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
原创 国... 目前,乌克兰国家银行承受着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定压力。 这家联合国专门机构、全球最大的金融组织准...
香山股份拟剥离衡器业务聚焦主业... 香山股份(002870)10月17日晚间公告,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资源配置,聚焦汽车零部件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