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19日电 (薛宇飞)“可借鉴成熟市场发展被动投资的经验,在目前ETF产品快速扩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ETF产品类型,尤其是加大宽基指数类、商品类、外汇类及跨境ETF产品的创设。”在19日举行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刘健说。
申万宏源证券董事长刘健 来源:主办方供图
刘健在论坛上称,从金融产品供给看,当前金融市场产品体系还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在资产类别上,尽管以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传统产品体系已较为完善,但在绿色金融工具、跨境ETF、商品及衍生品等创新产品上,国内产品供给还明显不足。
刘健表示,在配置策略上,近年来国内投资者对稳健型投资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但目前多数稳健收益类产品主要依赖固收类资产的稳定性,未能充分发挥大宗商品、非标资产、权益类及量化策略等组合优势,宏观对冲、商品策略、结构化收益增强等复杂策略产品的高质量供给不足。在投资渠道上,以沪深港通为代表的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了居民配置境外资产的渠道,但跨境配置的便利性及覆盖面仍显不足。在投资分层上,当前针对普通投资者的普惠型投资产品供给明显不足。
围绕加大金融产品供给和创新,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快丰富可直接投资的资产和产品类型。可借鉴成熟市场发展被动投资的经验,在目前ETF产品快速扩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ETF产品类型,尤其是加大宽基指数类、商品类、外汇类及跨境ETF产品的创设。通过将居民长期投资与税收优惠结合的策略,鼓励长期持有与稳健收益型产品的发展,引导资产管理机构发行更多3至5年期的多资产组合型产品,鼓励养老金、保险资金、家族信托等长期资金加大配置。另外,要加大绿色产品的供给,积极发展可交易的绿色债券、碳信用衍生品等工具,并依托统一的ESG评价标准,增强跨市场透明度和可比性,使居民在投资中实现社会效益目标。
二是,进一步丰富产品策略,形成覆盖全资产、多策略的广谱产品体系。要适度扩展权益类、商品类、另类资产产品占比,积极发展指数期货与期权市场,降低投资机构的交易成本与对冲门槛。利用衍生品市场工具,在“固收+”基础上加入商品增强、量化对冲、结构化收益增强等策略,进一步拓展多元化收益来源。稳步放宽机构投资者参与期货、期权等衍生品交易的限制,允许公募基金、保险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等灵活运用期货、期权及场外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设计多期限、多挂钩标的、多收益结构的策略产品。以长期稳健、低波动为投资目标,结合场外衍生品工具和收益凭证作为产品载体,为各类投资者提供覆盖全球多资产、多策略、低成本、具备较高夏普比例的产品投资方案,更好地服务居民财富管理。
三是,不断丰富互联互通机制内涵,扩展覆盖范围,引入更多跨境产品。资产管理机构要持续加大在跨境ETF、跨境收益互换及跨境衍生品上的产品创新,积极拓展涵盖不同市场、不同资产类别的跨境主题产品,例如聚焦亚太新兴市场、全球科技龙头、境外绿色基建等主题的主动及被动管理型产品,满足投资者对不同区域和细分行业的投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丰富跨境理财通、ETF互认产品类型,探索引入更多跨时区、跨币种、跨资产类别的结构性产品和指数挂钩产品,稳步将跨境投资标的拓展至海外REITs、高收益债券及私募基金等资产,更好满足居民财富管理跨境化、全球化配置的需求。
四是,加快推进财富管理的服务分层,构建覆盖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差异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着力打造覆盖高净值、中产及普通投资者的全品类产品体系。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年轻人价值观和产业认知同频的创新产品,围绕新消费、新产业、新终端、新数字等推出更多创新型的指数产品及数字金融产品。
五是,依托专业机构买方投研优势,赋能投顾业务及相关产品体系高质量发展。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