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风电板块汇聚了约10家相关企业,今年以来该板块持续火热,多只个股表现亮眼。
年初至今,风电齿轮传动设备厂商中国高速传动(00658.HK)和风电整机制造龙头金风科技(02208.HK)股价均累计涨超100%,东方电气(01072.HK)、大唐新能源(01798.HK)和龙源电力(00916.HK)亦走势强劲。
在A股上市的海上风电装备厂商大金重工(002487.SZ)也不甘示弱,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接近130%,领跑整个A股风电板块。
趁此东风,大金重工近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迈出“A+H”两地上市的关键一步。
欧洲为“主战场”,上半年业绩炸裂
大金重工是一家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风电装备领域,大金重工主要生产海上风电单桩基础、过渡段、导管架、浮式基础以及塔筒等风电海工装备产品。除了海上风电装备外,公司产品已逐步延伸至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同时还布局了新能源开发与运营业务。
中国与欧洲是全球海上风电最大的两个市场,欧洲更是装机与消耗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大金重工可称为欧洲风电市场的“幸运儿”。自2019年进入该市场以来,公司已几乎成功通过了欧洲所有主要海上风电开发商的供应商资格审查,成为多个项目的独家或其中一家主要供应商。同时,截至目前,公司是亚太区唯一实现海工产品交付欧洲市场的供应商。
这意味着,大金重工已与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增长深度绑定,成为精准卡位、并从中持续获益的“关键玩家”。
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大幅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
2022年至2024年期间,由于行业进入调整期,以及大金重工主动收缩低质量国内业务并将核心战略转向了海上风电和海外市场,导致期间公司业绩表现不佳,营收由2022年的51.06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下降至2024年的37.8亿元,净利润亦有所波动。
转机出现在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海外地区实现爆发式增长,收入由上年同期的7.58亿元猛增至22.43亿元,推动公司整体营收一改以往颓势,同比翻超一倍至28.41亿元,净利润更是增长超2倍,录得5.47亿元。
于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海上风电市场成熟,且其特点为对风电装备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大金重工销往欧洲的产品附加值更高,毛利率也更为亮眼。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达30.7%,远高于中国内地的18.7%。可以说,欧洲市场已成为大金重工不折不扣的“利润引擎”,成功扭转了此前的增长困境。
在手海外订单超百亿,地缘风险需警惕
近两年以来,欧洲海风需求景气复苏向上,并网节点临近,基础装备需求快速放量。
据GWEC数据,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拍卖总量达56.3GW,创历史新高,欧洲市场贡献23.2GW(占比41.2%)。除传统海风强国英国、德国、法国之外,随着欧洲各个国家海上风电项目全面加速,自2026年起,欧洲地区并网项目数量和国家显著增加。
随着欧洲海上风电招标进入高景气周期,出口海工订单规模显著增长,大金重工成为其中最大受益者之一,为未来几年业绩奠定基础。
大金重工在招股书中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亿元,并将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项目覆盖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群,涉及多种高标准生产要求和特种重大件运输服务。
然而,就在大金重工乘风破浪之际,部分投资者对其前景趋于谨慎。
近期,欧洲围绕安世半导体事件、欧盟新型技术移交要求及关税博弈等贸易摩擦情绪波动明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大金重工海外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近两个交易日,大金重工股价出现较大幅度回调,10月16日及17日分别下跌3.61%及7.26%,跌幅大于大盘。有市场分析认为,这一调整或与欧洲对华政策收紧预期有关。
为应对潜在风险,大金重工计划推进“1个海外生产基地+3个以上风电母港”的欧洲本土化布局,目前正进行欧洲组装基地的选址与评估。
若基地成功落地,将有力提升大金重工在欧洲的本土化服务能力,降低经贸摩擦带来的运营风险。
总结
大金重工凭借在欧洲海上风电市场的精准卡位与一站式交付能力,成功实现业绩爆发与市场份额跃升。尽管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带来不确定性,但其百亿订单与本土化布局仍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此次冲刺“A+H”上市,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风电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者: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