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掀起APP“瘦身潮”。
近日,某用户在登陆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时,弹出功能迁移通知,提示该APP将停止下载注册,并逐步关停服务。
据柒财经梳理,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对APP采取“断舍离”行动,涉及信用卡APP、直销银行APP、生活类APP等。
天眼查显示,北京农商银行的信用卡APP“凤凰信用卡”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原APP关停;
江西银行旗下“惠享精彩”APP也在各大应用商店下线,相关功能迁移至江西银行APP信用卡板块内;
浦发银行旗下专注于按揭贷款与车贷等业务的“甜橘”APP,则于2025年3月正式注销。
此前,已有包括渤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民生银行、晋商银行、青海银行在内,一大批选手关停或注销信用卡、直销银行等APP,相关功能已迁移至手机银行。
银行为何要主动“删除”这些APP?
一方面,伴随着宏观经济深度调整,同业竞争烈度加剧,特别是国内信贷需求偏弱,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调,使过往“躺赚”的银行面临史无前例地挑战,“勒紧裤腰带”正成为行业主流叙事。
该背景下,诸如对APP进行停用、下架、整合的“清理”,正被银行视为降本增效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需加强移动应用统筹管理,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终止运营或优化整合。
通过关停冗余、使用率低的专属APP,银行不仅能有效削减因多应用并行而产生的开发维护及营销推广成本,更能将分散的业务功能集中整合至手机银行等核心平台,有助于为用户提供统一、便捷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并凭借资源整合强化了平台功能与安全管控,从而实现了用户体验与风控水平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