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时间网
马可波罗即将上市招股,募资用途、应收账款坏账引关注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李路
作为2025年首家过会的IPO企业,历经7个月,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马可波罗,001386.SZ)终获得注册批文,并于9月25日披露招股意向书,成为近5年来A股唯一闯关成功的瓷砖企业。
10月9日,马可波罗确定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的股票数量为11949.2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发行价格为13.75元/股,10月13日开启网上申购。
事实上,马可波罗的上市之路并不算顺利。2022年5月,公司首次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由于正值注册制改革,2023年3月该申请平移至深交所审核。经过多轮问询后,2024年5月公司迎来上会大考。5月16日,深交所对马可波罗做出了首发暂缓审议的决定。
外界普遍认为,马可波罗的上市进程受很多因素影响。监管层面,2023年初主板IPO政策收紧,监管部门对传统食品、家电、家居等行业壁垒较低的大众消费企业审核进一步趋严,作为泛家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陶企业难免受到影响。
公司层面,递表之前,马可波罗在2022年和2023年进行了两次现金分红,分别为5亿元和3.23亿元,实控人黄建平凭借42.12%股份,获得超2亿元分红。一边大额分红一边上市募资,如此行为也引来不少争议。
今年1月,马可波罗IPO过会,即便如此,市场对其上市招股仍存在不同的声音,第一个问题依旧是募资必要性。
从公司整个募资计划变化过程来看,2023年3月的招股书申报稿显示,公司计划募资额为40.18亿元,后续募资额降至23.77亿元,降幅达41%。招股书中的募投项目也从7个变成5个,减少的两个项目一个是扩产项目一个是补流计划。
不过在5个被保留的项目中,江西加美陶瓷有限公司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一期)建设项目将新增建筑陶瓷产品产能1000万平方米,仍然是对产能的扩张。而公司近年产能利用率已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7.33%、86.95%和81.76%。在行业仍处于低谷期加之公司现有产能利用不足情况下,马可波罗选择扩产必要性引发市场疑问。
马可波罗上市募资用途(万元)
数据来源:招股书
业绩表现则是市场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马可波罗首次申请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营收达到93.66亿元,但此后整体开始下滑,新招股书中,2024年公司营收为73.24亿元,三年蒸发22%。时至2025年上半年,马可波罗营收同比下滑11.82%。同期,公司扣非净利润也从2021年的14.6亿元跌至2024年的11.5亿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同比下滑6.8%。马可波罗方面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约为48.5亿元至5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在-11.79%至-7.25%之间,归母净利润约为10亿元至10.5亿元,同比变动幅度大致在-12.06%至-7.66%之间。
不可否认,公司业绩情况与房地产行业发展息息相关。2021年马可波罗前五大客户中有4个地产商,分别为恒大地产、保利地产(股票简称:保利发展,600048.SH)、中海地产和万科地产(股票简称:万科A,000002.SZ;股票简称:万科企业,2202.HK)。到2024年时,公司前五大客户中还有中海地产、保利地产两家地产企业。
马可波罗2019年至今营业收入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在此变化下,应收账款、坏账高企也不可避免。2022年至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28.17亿元、26.48亿元和22.63亿元,相应坏账准备余额分别为7.9亿元、10.49亿元和10.49亿元,3年合计达28.88亿元,最终账面价值分别为20.28亿元、15.99亿元和12.14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8.37%、20.45%和14.92%。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分别是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万科地产、绿地地产、融创地产,5家余额合计8.31亿元,占比达36.71%。
2022年至2024年,马可波罗抵债房产金额已达到4.76亿元。以房抵债使得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从2023年的3254.88万元迅速上涨到2024年的7290.66万元。
不过,其并未取得全部抵债房产所有权。抵债的房产存在因开发商资金紧张或债务问题导致楼盘烂尾、被列为开发商破产财产及被其他具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人申请法院查封的风险。鉴于此,公司处理抵债房最终能回收多少现金流,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当前,收缩高风险的工程地产业务,尝试新零售已经是瓷砖企业的共识。但瓷砖是一个极度同质化的市场,当同业公司使用相同的C端策略时,马可波罗如何脱颖而出?在这方面,公司也做了不少尝试。去年,马可波罗发布了极具特色的“印象敦煌”系列,并将旗下L&D唯美品牌进行全新升级,重塑高端形象。那么,它能不能收获期望中的效果?
投时关键词:马可波罗(001386.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