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昭昭
进入“金九银十”旺季,白酒企业也多次传来了好消息。先是贵州茅台传出消息:9月以来,贵州茅台酒终端动销环比增长约1倍,同比增长超20%;后是五粮液市场层面也传来好消息:自9月25日以来,第八代五粮液批价上涨了80元/箱,动销也呈现出加速回暖趋势。
龙头企业的回暖,为行业点亮了前行的光。特别是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到来,让沉寂了大半年的白酒行业,重新热闹了起来。
然而九频道却观察发现,本应火热的双节销售旺季,却呈现出“冷静、冷淡、理性”的独特态势——酒企营销策略以开瓶、动销为导向,酒商渠道布局转向线上,消费者购买模式回归理性。这种转变背后,是行业库存周期、渠道结构变革、消费场景重构三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酒企营销变革:以动销、开瓶为导向
长久以来,中秋国庆作为开启下半年旺季营销的重要节点,被酒企们寄予了厚望。今年双节前夕,各大酒企的营销动作虽不如往年丰富,但也很有特色。
在新品创新上,“大珍·珍酒”正式上市,以600元价格对标3600元酒质的产品力、4个月实现2860家客户签约的渠道力等等让其试销即热销;国台发布的行业首款元宇宙概念酒——国台元宇宙·启元酒,开售半小时内销售额即突破百万元。
另外,包括茅台、洋河、古井、今世缘等酒企均推出了中秋主题礼盒,如茅台的中秋团圆季白瓷茶具套组礼盒、洋河的梦之蓝·幸福美满礼盒等。
本年度双节期间,酒企的营销策略呈现出显著的“去仪式化”特征,直接以促动销为目的。
以茅台集团为例,主品推出“一件1499飞天茅台原件+一件2499的蛇年茅台原件”等多档组合促销,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此外,遵义茅台机场发布了乘机抽酒相关活动,茅台酱香酒在9月17日—28日期间推出购酒优惠活动,可见茅台将营销重心从单纯的品牌曝光转向实际的渠道动销。
这种策略转型在汾酒身上也得到体现。汾酒推出了覆盖全国市场的中秋促销活动,从9月4日持续至10月10日,活动涵盖青花汾酒、老白汾酒等多款产品,消费者通过扫码可获得“扫码红包”和“加油红包”,还可通过微信向好友分享祝福,实现社交裂变传播。
另外,习酒则延续“中秋夜·喝习酒”IP,将线上短视频创作大赛与线下76城主题答谢会深度融合,打造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二次传播”的立体化营销矩阵。
水井坊与微信礼物的跨界合作更显创新本色。其打造的“聚福节”活动覆盖全国近20个重点城市,通过线下“聚福街”沉浸式体验空间与线上“聚福兑好礼”数字互动的有机融合,为消费者带来良好的消费体验。
另外,古井贡酒推出“庆国庆,迎中秋”宴席活动;迎驾贡酒推出“喝迎驾洞藏,扫码中来一瓶”活动;今世缘也推出“柔雅国缘扫三瓶免一瓶”“中秋喝典10,一箱减60”等的惠购补贴券活动……
可以看到,与往年酒企铺天盖地、花式多样的双节营销相比,明显感觉到今年的营销内容比较冷静,在行业处在调整变革的环境下,酒企的营销政策朝着动销、开瓶方向发展。
渠道终端变革:线下贴地、线上火热
九频道观察发现,今年双节营销也有不少酒企选择更加聚焦、更具特色、更加在地的营销模式,吸引终端消费者注意力,有效助力了酒企在双节期间的市场增长。
中秋晚会,向来是品牌势能展示的绝佳舞台,五粮液再次抓住契机,成为总台中秋晚会“和美好礼”互动合作伙伴,也将再次为消费者带着总价值超5000万元的“和美好礼”;与此同时,茅台1935作为首席合作伙伴,携手2025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国台赞助的《智造好品质,通达美生活》音乐盛典(郑州站)也在央视视频平台播出,进一步为品牌积累良好的口碑与美誉度。
结合本地在地文化特色,通过特色化、生动化的营销活动产生巨大的效果,是区域酒企营销的重心。以酒鬼酒为例,中秋期间,酒鬼酒以“温暖”“家”为主线索,突出中秋团圆,举杯酒鬼,共饮家宴的主题,同时联动湖南知名IP橘子洲、文和友、岳麓山、湖南航空等进行系列品销联动造势活动及创意传播,强化核心消费场景。
国庆期间,酒鬼酒延续“来湘西大醉一场”IP,以“国庆去哪儿玩”为明线,通过湘超、神秘湘西音乐节等流量助力,将传播聚焦到酒鬼酒产地湘西,强化“好山好水出好酒”的概念,强化湘西“自在洒脱桃花源”的精神,邀全国消费者来湘西“大醉一场”。
酒鬼酒以“重点做省内、省外做重点”为策略,通过动销政策创意传播+经销商短视频大赛等形式,深化B端,面向C端,不仅助力省内省外市场开拓,还为提振经销商信心助力。
除了线下营销之外,酒企们发力即时零售是今年双节营销的又一大亮点。
沱牌与美团闪购的深度合作堪称行业标杆,双方通过“线上流量曝光+线下终端体验”的融合模式,结合“酒桌歌神”IP的本地化运营,成功打造出“即饮即达”的消费新场景。这种模式创新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即时满足感,更通过数据中台实现了用户画像的精准刻画与需求预测。
更值得关注的是酒商自媒体运营的崛起。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涌现出大量传统烟酒店转型的“内容酒商”,他们通过直播带货、场景化短视频、私域社群运营等方式,构建起“内容种草-信任建立-交易转化”的完整闭环。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酒企于中秋节期间推出的系列契合节日氛围的营销举措,有望迅速激活市场动能、拓展消费需求空间。从中秋至国庆这段时间,恰逢下半年白酒消费旺季的首个增长窗口期,酒企们的营销策略为市场添了一把火,为行业后续发展注入了积极信号。
消费行为变革:理性回归与需求升级
当酒企营销方式发生变革,消费端的转变更为深刻。双节前夕,不少经销商普遍反映,批量囤货现象大幅减少,“喝多少买多少”的理性消费成为主流。
九频道走访市场发现,受家庭宴请、朋友聚饮、个人饮用等消费场景的影响,大众价格带产品深受欢迎,另外低度酒产品的在市场上也持续走俏。
这种转变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一方面,即时零售的普及使得”即饮即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悦己、健康、微醺的消费理念更在年轻群体中形成共识。
九频道认为,过去十年,白酒行业经历了从“社交货币”到“消费品”的价值回归,消费者不再为虚高的品牌溢价买单,而是更关注产品的实际价值与体验价值,因此大众价格带产品更受市场欢迎。
站在2025年双节的时间节点看,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周期调整,而是行业价值体系的重构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从短期看,双节期间的动销表现将直接影响全年业绩。若动销不及预期,节后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价格体系维护与库存消化将成为酒企与经销商的首要任务。但从长期看,这种理性回归恰恰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双节的月光照进白酒行业,我们更应该看到整个行业在变革中的坚守与新生。这种新生,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而是基于市场规律的价值重构,是面向未来的创新突破。在这个意义上,2025年的双节,不仅是白酒行业的转折点,更是中国消费市场理性回归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