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DOLC)
据《金融时报》(FT)调查显示,美国标普500指数中的大多数企业如今都在讨论人工智能(AI),不仅是科技巨头,甚至饮料、服装和军工企业也纷纷涉足。然而,许多公司无法明确说明AI带来的具体价值,更多是出于“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的心理,担心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
FT记者分析了数百份企业文件,包括递交给美国证监会的公告、强制性信息披露以及高管与投资人的电话会议记录。结果显示,500家企业中有超过400家提及AI,科技公司如微软、亚马逊和Meta更是大举投入,仅今年已宣布数千亿美元投资,用于模型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但在许多传统行业,AI的应用案例显得肤浅,例如可口可乐仅在一次财报发布会上提到利用AI制作电视广告。
风险和质疑同样存在。企业担忧AI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内容,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此外,数据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也频频被提及。
FT援引一位咨询顾问的话指出,很多企业并非因战略需要而采用AI,而是因担心竞争对手更快行动。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最新研究则更为直白:平均95%的生成式AI试点项目(如类ChatGPT的语言模型)最终失败。MIT研究员Aditya Challapally透露,高管们往往声称内部AI工具非常成功,但员工却反馈“几乎根本没在使用”。这凸显出AI在企业内部“雷声大、雨点小”的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