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 王鑫】2024年9月24日,央行等部门联合推出降准、降息等政策,当日上证指数上涨4.15%,创业板指涨5.54%,市场情绪回升,开启“924”行情。
此后的短短几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大涨近千点,成交量创下历史天量。但随后的市场表现并未走出单一脉冲式行情,而是进入半年的震荡调整期,直至今年4月在科技板块的带领下走出第二阶段结构性行情。
一年来,从核心指数到个股表现,从市值格局到赛道轮动,AI算力、新能源、电子等科技赛道成为增长引擎。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千亿、万亿市值俱乐部大幅扩容,市场活力显著提升。
上纬新材区间涨幅超1700%,逾1400只个股翻倍
自2024年“924”行情以来,多只重要指数已经翻倍。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03%,最高时涨至3899.96点,创十年新高;深证成指累计上涨62.31%,突破13000点;代表成长股的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表现更为亮眼,分别累计上涨103.5%、118.85%,实现翻倍;北证50指数以158.01%的涨幅领跑核心指数,成为中小市值成长股的“标杆指数”。
个股层面呈现“普涨”态势。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23日,A股全市场超5100只个股上涨,仅263只个股下跌。在244个交易日中,5320只个股上涨天数超100天。
从涨幅分布看,不同层级涨幅数量均显著增加,2987只个股区间涨幅超50%,1435只个股股价翻倍,420只个股区间涨幅超200%,76只个股区间涨幅超400%,38只个股区间涨幅超500%。
有三只牛股区间涨幅超1000%,领跑本轮行情,分别为上纬新材、*ST宇顺以及胜宏科技,涨幅分别高达1720.50%、1133.01%、1061.66%。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本轮行情的科技主线特征十分突出,区间涨幅排名前30的股票中,有11只个股来自科创板,占比约37%。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23日收盘,贵州茅台报收1447.42元/股,寒武纪-U报收1350.38元/股,为当前A股仅有的两只千元股。
此前的8月27日,寒武纪-U盘中大涨,股价最高报1464.98元/股,一度超过贵州茅台,成为A股市场新“股王”。而在去年9月24日收盘时,寒武纪-U报收221.8元/股,区间涨幅超500%。
此外,在去年9月24日收盘时,A股市场仅有贵州茅台一只千元股、37只百元股。一周年之后的9月23日,百元股已增至165只,超六成为科技类企业,反映出市场对科技企业长期价值的认可。
万亿市值俱乐部扩容至13家,新兴概念板块快速崛起
科技企业的崛起,也直接改写了A股市值版图。
去年9月24日收盘,A股市值超万亿的上市公司为9家,按照排名分别为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贵州茅台、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海油、中国人寿。
截至2025年9月23日收盘,市值超万亿的上市公司扩容至13家,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超过中国移动升至前三,贵州茅台位次降至第五,宁德时代、工业富联、招商银行、中芯国际加入“万亿俱乐部”。
此外,截至2025年9月23日收盘,A股千亿市值上市公司为156家(华电新能、影石创新两家千亿市值公司为今年新上市)。去年9月24日收盘时,“千亿俱乐部”成员仅为105家。
从概念板块变动来看,一年前,A股市值“万亿俱乐部”成员中,金融业占据了半壁江山。时至今日,科技、创新类概念的权重进一步增加。新晋成员中,宁德时代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巨头,工业富联为AI服务器制造龙头,中芯国际为半导体制造核心企业。
“千亿俱乐部”成员的变动,更能看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AI算力等新兴概念板块正在快速崛起。
大河财立方记者统计,在一年间,有53家原百亿市值上市公司成功进入“千亿俱乐部”。其中,寒武纪-U、科大讯飞、中微公司、新易盛、恒立液压、歌尔股份、胜宏科技等超半数企业涉及人工智能+、DeepSeek、智能体、具身智能、AI算力等相关概念。
如寒武纪-U所属人工智能+ASIC芯片、CPU概念;科大讯飞所属人工智能+AI陪伴、具身智能、DeepSeek概念;中科曙光所属人工智能+量子材料概念;新易盛所属AI算力、光芯片概念等。
总体来看,截至2025年9月23日收盘,A股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为117.4万亿,去年9月24日收盘时,合计为81.75万亿元,增幅达43.61%。
平均总市值由去年的153.55亿元增至最新的216.17亿元,增幅达40.78%,中位数也由39.26亿元增至64.33亿元。
科技成长主线贯穿行情,后续走势如何进行?
事实上,“924”行情演进的核心逻辑,正是政策精准滴灌与科技产业爆发的深度共振。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从行情演进来看,一年来的市场表现并非单一脉冲式行情,而是呈现清晰的阶段性特征。2024年9月至10月为第一阶段普涨,上证指数从2730点附近快速拉升至3674点,短时间内完成近千点涨幅,背后是万亿级流动性释放带来的全市场信心修复。
今年4月开启的第二阶段则转向结构性行情,硬科技成为主角。
数据显示,自“924”行情以来,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平均值均为正值,意味着在板块轮动下,市场呈现普涨态势。但对比可以看出,各板块涨幅差异较为明显。
其中,通信、电子、机械设备、汽车4个板块均实现翻倍增长,电子行业总市值历史性超越银行业;计算机、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家用电器、国防军工等板块涨超80%;煤炭、银行、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石油石化、房地产等板块涨幅相对较低。
具体来看,1435只“翻倍股”中,机械设备、电子行业均超过200只,电力设备、计算机、汽车行业均超过100只,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行业也较为火热,均诞生超95只“翻倍股”。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行情实现翻倍的股票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市值偏小,多数起涨时市值在50亿元以下;二是题材鲜明,机器人、半导体、创新药、固态电池等热门概念;三是政策支持,今年以来,政策多次发布明确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药等科技新兴领域,部分公司虽当前盈利一般,但具备高成长预期,因此得到了资金青睐。
杨德龙认为,当前市场在经历前期快速上行后,开始出现一定震荡反复,主要还是由于获利回吐的压力,以及临近国庆长假,部分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规避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但市场本身的上行趋势并未改变,并且有望延续较长时间,建议投资者保持信心和耐心。
责编:李文玉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