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间,酒鬼酒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根据财报,2025年上半年,酒鬼酒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下降43.54%;实现归母净利润895.50万元,同比下降92.60%;扣非净利润同样下跌92.79%至842.07万元。
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56.57%;归母净利润亏损0.23亿元,同比下降147.77%;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23亿元,同比下降148.77%。
数据和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相差无几。
酒鬼酒将业绩下降的原因指向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其在财报中表示,白酒行业整体承压以及马太效应加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经销商回款趋于谨慎,对业绩造成明显冲击。同时,酒鬼酒也指出,自身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存在新旧动能转化周期较长的风险。
事实上,酒鬼酒已经经历了两年的业绩大幅下滑。
2021年,酒鬼酒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86.97%和81.75%,实现了自2016年以来的增幅之最。2022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虽放缓,但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而这一年也酒鬼酒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也达到峰值,分别达到40.50亿元和10.49亿元。
到了2023年,酒鬼酒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30.14%;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降47.77%。2024年,酒鬼酒营收14.23亿元,同比下降49.7%;归母净利润1249.33万元,同比下降97.72%。
经理人网此前曾撰文分析指出,酒鬼酒业绩的持续下降主要是其透支市场和经销商的结果。
2019年,酒鬼酒提出了重回酒第一阵营的口号,并提出“短期30亿、中期50亿、远期100亿”的销售目标。由此,酒鬼酒经销商数量迅速扩张,从2020年到2022年,其累计新增经销商达到1058个,2022年经销商总数达到1576个,而此过程中通过向经销商压货实现业绩狂飙。
然而,酒鬼酒尚未形成和经销商共生共荣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并未积极帮助经销商消化库存,结果就是行业整体库存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业绩失速且经销商出逃。
2025年上半年,酒鬼酒经销商数量已降至805家,较2024年末的1336家净减少531家,延续了2024年的流失趋势。2024年,鬼酒鬼经销商数量从1774家减少至1336家,净流失438家。
回到酒鬼酒的业绩上,上半年其主导构建“2+2+2”战略单品体系,聚焦主营大单品,推进主营产品的升级和“妙品”的上市推广,且分阶段分批梳理SKU,酒鬼系列精简SKU超50%,同时持续优化产品价值链,通过督察监督、费控管理以及针对性强化动销,解决经销商库存问题。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效果寥寥。
2025年,酒鬼酒高端核心产品内参、中坚力量的酒鬼系列、定位大众市场的湘泉系列以及其他系列分别实现营收1.1亿元、2.9亿元、0.3亿元、1.3亿元,同比分别为下降35.81%、51.01%、35.87%、28.84%,其中销量分别为下降46%、48%、28%、12%,吨价除内参系列同比回正增长18%,其与系列产品均下降,分别下降6%、11%、19%。
可见,酒鬼酒全线产品均面临着销售压力,尤其是在酒鬼酒系列等主力价格带产品,产品价值链的调整动能仍待释放。
再来看酒鬼酒的盈利质量,其净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2.17%大幅下滑至1.60%,已连续4年同期下滑,毛利率也从73.35%降至68.58%,净资产收益率连续3年同期下滑至0.23,盈利能力显著承压。
经营稳健性方面,酒鬼酒也面临着存货周转效率显著恶化的挑战,存货周转天数达到1821.86天,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了734.9%,意味着其库存积压严重。这样导致酒鬼酒经营活动的现金回流能力不足,上半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34亿元,已经是连续两年同期为负值。
不过即便如此,近期酒鬼酒在二级市场上仍就是表现强劲,8月以来其股价自已经累计上涨42.79%,其中8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涨停,而截至8月25日收盘,股价报收67.14元/股,涨幅6%,最新市值为218.2亿元。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于酒鬼酒与零售品牌胖东来联合推出的“酒鬼·自由爱”的业绩释放预期。
自7月19日起,“酒鬼酒·自由爱”在13家胖东来商超、官方小程序及抖音商城上市,连续多日售罄。7月24日,“酒鬼·自由爱”在湖南长沙四家步步高超市开售,同时胖东来创始人表示,酒鬼·自由爱50%的产量,将分配到胖东来帮扶企业。
这显然有望帮助酒鬼酒拓展新零售渠道,为该产品后续的业绩释放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力。
市场早已有所测算:参考胖东来与宝丰酒业合作的同系列产品在2024年销售额5亿元、2025年目标10亿元的案例,结合酒鬼酒品牌势能及200元腰部价格带的竞争格局,预计该产品2025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