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准备访华时,似乎放低了姿态,试图展现出对中国的友好,但就在此时,美国商务部却毫不客气地对中国的阳极级石墨加征了93.5%的关税。这一举动究竟是出于诚意,还是背后藏着更深的套路?我们不禁要问。
据路透社7月17日报道,美国商务部确认对中国的阳极级石墨征收初步反倾销税,税率高达93.5%。美国方面认为,中国的石墨进口在价格上受到了不公平补贴。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说法,这项措施将会影响约3.4亿美元的进口石墨,且要求进口商在今年12月5日前缴纳相关税费。
近期,许多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为了访华,显著软化了对中国的态度,甚至有人称他是白宫里对华立场最为温和的人。美国近期也解除了一些对中国的芯片限制,白宫经济顾问卢特尼克甚至表示,这些政策调整本就是与伦敦谈判中的一部分内容。但有趣的是,当时在伦敦谈判时,他们并未作出类似表态。既然特朗普的立场有了明显的转变,那么为什么还要对中国的阳极石墨征收如此高的关税呢?
这背后一个重要的原因与中国在石墨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密切相关。中国在全球重要材料的生产上,尤其是在石墨领域的地位,几乎与稀土相当。中国在石墨的精炼方面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提炼产能,而美国目前几乎没有天然石墨的开采,完全依赖进口。数据显示,美国的天然石墨进口中有59%来自中国,而68%的人造石墨也依赖中国。美国对中国的石墨依赖程度极高,尤其是阳极石墨的加工和提纯,美国的技术和产能均远远无法与中国匹敌。因此,类似于稀土产业,石墨领域同样需要依赖中国。
美国在稀土领域遭遇过一波困境,这使得他们在石墨问题上变得格外敏感。阳极石墨是制造电动车电池的核心材料,一旦在供应上遭遇限制,美国的制造业将面临极大挑战,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
此外,尽管美国的确存在石墨加工产业,但由于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不足,这些产业很难与中国抗衡。因此,许多美国石墨生产商渴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保护。彭博社报道,美国石墨生产协会去年12月已向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要求调查中国是否违反了反倾销法。为了保护本国石墨产业的利益,美国政府选择通过加征关税来进行反制。而如果算上现有的税率及反补贴措施,中国的石墨进口关税最终可能达到160%,这将极大削弱中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无人机和多晶硅的调查中。美国政府一方面推行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则试图将中国排除在这些市场之外,确保本国产业的长期竞争力。
那特朗普对华友好的态度,是否与这些强硬的贸易政策相矛盾呢?其实,这并不冲突。特朗普目前显然并不避讳表现出对中国的友好,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他愿意冒险与中国达成交易,哪怕这种交易会让美国的其他官员感到担忧。彭博社的报道指出,特朗普的核心利益是通过实际的经济利益换取对美国有利的结果。只要能够带来真金白银,他就可能放宽一些限制。
例如,为了换取中国在稀土上的让步,美国放宽了对H20芯片的禁令,并且在芬太尼问题上转变态度,公开称赞中国在帮助美国方面的贡献。这些政策调整无非是为了让美国能够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逐步实现他的“兑现承诺”。
对特朗普来说,他希望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产品都必须由美国本土企业生产。当他曾经为汽车加征关税时,他就表示,外国公司如果在美国设厂制造汽车,则可以免除关税。显然,特朗普想要的“制造业回归”,更多的是为了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局限于美国企业本身。只要是美国人参与生产,他就愿意放宽政策。
所以,在石墨产业上,特朗普的政策方向也是如此。如果中国企业愿意在美国投资建厂,特朗普很可能会解除这些限制。即便他一方面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却又显示出希望与中国开展更密切贸易关系的意图,这两者并不矛盾。
然而,特朗普的真实意图依然很明显,那就是“美国优先”。虽然他表现得较以往温和,但其政策实质上还是希望重新塑造全球贸易体系和供应链,并在关键产品供应链中争夺主导权。虽然中美合作能取得不少成果,但从长期来看,双方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必须审时度势,牢牢掌握那些对未来至关重要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