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谭天丨国际贸易格局,变了
创始人
2025-07-13 16:17:01
0

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纷纷下调预期,并指出,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不确定性达到历史高点,经济前景被不断加剧的下行风险主导。

最新数据显示,按当前的发展,2020年代前七年的全球平均增速可能成为1960年代以来任何一个十年的最慢增速。

谭主通过数据分析捕捉到,信心的波动背后,一系列关键问题正浮出水面:

当前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谁的影响比较大?

高关税政策是否会导致全球贸易模式的转变和国际贸易格局重组?

未来如何维持全球贸易增长?

面对这些宏大而复杂的命题,数据,可以给出一些启示。

「规律与例外」美国关税的影响如何评估?

过去一段时间,有很多报道和分析都在讨论美国关税的影响。

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许多主要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贸易政策变化引发各国担忧,这很自然。

不过,谭主想分享一组数据。

美国与很多国家的双边贸易量,位居世界前列,比如:

美国-中国、美国-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美国-德国。

这一轮关税冲击下,4月,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德国对美国出口分别环比下降13.6%、12.7%、17.5%、15.9%。

这些波动看似剧烈,但对全球贸易总量的影响相对有限。

统计数据显示,4月,全球贸易总量环比仅下降1.4%。

算总数,4月,美国进口环比暴跌近20.0%。按此前美国占全球进口13%的比例计算,理论上应拖累全球贸易约2.6%,是实际降幅的近2倍。

这个差值,对国际贸易意义重大。

因为它打破了一项长期规律:

全球贸易波动与美国贸易波动的高度正相关性。

以进口数据为指标,过去十年,全球贸易的变化趋势与美国贸易的变化趋势基本同步。

然而,近期,这两条原本重合的曲线开始偏离:

从去年年末开始,美国的进口量出现大起大落,全球的进口量却变化相对平稳。

这样一个现象表明,美国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全球贸易体系正逐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展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韧性。

长期数据,呈现着同样的结论。

近年来,全球货物贸易量基本保持增长。唯一明显下降出现在2020年,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2017年至2021年,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全球货物贸易量仍保持增长。

2021年至2025年,拜登延续了特朗普的部分政策,并加强在科技等领域的贸易封锁。即便如此,疫情后全球贸易依然复苏。

这表明,从某些层面来说,国际贸易体系已逐步适应并超越美国政策的影响。

这一轮关税冲击下,国际贸易走向与美国贸易走向进一步交错,使得这样的趋势更加凸显。

「生存与发展」新的增长如何酝酿?

那么,这种超越美国政策影响的力量,从何而来?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与美国直接相关的双边关系内部调整,和全球贸易体系的结构性变化。

过去一段时间,许多国家都在寻求贸易替代,来消除美国关税冲击的短期影响。

然而,这样的策略,代价是发展中国家的“向下竞争”,为了维持成本优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压低劳动力和资源价格。

长此以往,发展中国家容易陷入低水平经济循环,国际贸易也很难持续增长。

贸易替代的局限,反映了国际贸易结构性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劣势地位。

数据显示,即使在最惠国待遇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面临平均近20%的进口关税,纺织品和服装平均面临6%的进口关税,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高关税本就在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没有美国加征的关税,其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仍可能存在,持续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地位。

贸易替代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关税冲击,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结构性问题。

新的增长点,需要从新的贸易结构中去寻找。

国际贸易冲突是一个契机,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全球生产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当前,全球87%的贸易都发生在美国之外。2024年,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的贸易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些地区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投资,重塑生产模式。

其中,中东地区,特别值得拿出来说说。

中东地区是超越自己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原本的位置,找到新的增长点的典型代表。

传统上,中东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主要依赖于石油出口。近年来,中东国家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

研究数据指出,按当前的发展,到2035年,这些投入将贡献中东地区GDP预计增长量的20.9%。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入不仅推动了中东的经济发展,还在改变中东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早些年,我们甚至很少将中东地区视为单独的一个贸易区,而是习惯于将世界划分为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贸易区。

如今,情况截然不同。

新的产业,帮助中东成了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关键节点:

阿联酋通过哈利法港和杰贝阿里自由区的建设,成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转运中心。

沙特通过吉赞和延布港项目,支持全球技术产品的供应链。

科威特通过改善商业环境和引入电子清关系统,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中东在全球贸易中的上升地位反映了全球经济权力平衡的转移,这对于上面所说的,发展中国家突破国际贸易的结构性桎梏,十分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的转型,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主动变革。

如果将制造业发展规划作为评估战略规划能力的指标,会发现,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发展规划早在2016年,贸易保护主义刚刚抬头时,就已经推出。

如今,战略规划和适应能力同样重要。

谭主梳理了贸易量最靠前的发展中国家的规划,发现,多数国家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自然不必多说,其他国家中:

亚太国家、中东国家的发展规划总体做得比较早。拉美国家这两年也跟上了。

时代的背景已经变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层出不穷,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需要兼顾适应性与长期主义的规划,在全球经济中重塑自身地位。这种融合适应与远见的能力,是超越各种阻碍影响的力量来源。

「分化与连接」全球贸易重组的方向是什么?

新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在这些力量推动下逐渐形成。

我们可以从全球主要贸易国的伙伴关系入手,通过贸易网络连接性的变化,观察全球贸易重组的方向。

谭主梳理了美国之外全球前五大贸易国——中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的贸易伙伴关系变化。

将对比的坐标,设为今年与2016年(美国陷入贸易保护主义之前):

上图中,标出了排名变化显著(排名变化大于3)的国家,分别用实线表示上升,虚线表示下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区。

一眼看过去,增长的实线颜色不少,许多国家都在寻求新的贸易伙伴,而虚线显示,传统贸易伙伴的相对重要性在下降。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变得更加多元。

“多元”这个词,过去几年大家应该听得很多了。我不买你的东西,还有他的东西可以买,似乎这就叫“多元”。

但选谁,各国呈现出了不同的偏好,背后体现了“多元”理念的差异。

这种差异,会影响贸易网络的韧性和扩展性。

拿德国来说。

德国在上面几张图中非常突出,因为只有它的变化是单色的,这表明德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变化集中在欧洲内部。

谭主进一步梳理了美国的贸易伙伴关系变化,发现其也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美国贸易伙伴的变化,集中在亚太地区的盟友国家和欧洲。

这表明,这些国家的变化基本在它们各自所属的贸易集团内部,体现了其对地缘政治联盟的优先考虑。

过去几年,美欧老牌贸易大国以“贸易多元化”为由,欧洲实则抱守“欧洲中心主义”,美国实则推动“近岸外包”等策略。

现实证明,这种做法往往导致贸易网络的不确定性和收缩性增加。

比如,欧洲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了其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美国“近岸外包”因成本上升反而削弱了其供应链效率。

相比之下,中国、日本和韩国选择的伙伴覆盖了更多地区:

中国尤其突出。一方面,亚太国家逐渐在中国贸易伙伴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一半以上是亚太国家,包括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和印度等。

另一方面,除了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国还与拉丁美洲、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相关地区国家在中国贸易伙伴排名中的大幅上升。

日本和韩国也在深化亚太地区合作的同时,加强与欧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联系。

这些实践,代表了“多元”的另一个方向:

多元化不仅仅是贸易伙伴变化,更是贸易网络的地域广度和合作深度的扩展。

相比于美欧的区域集中,跨区域多元有一个特点是,相关国家不仅参与生产环节,也参与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技术标准制定)。

区分二者,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瓜分利益?

拿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合作来说。

如图中所示,过去十年,拉美地区之于中国贸易地位的提升十分显著。

2024年,中国与拉美贸易额增长至2015年的2倍多。

这个数据背后,中国不仅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这在中国寻求美国农产品进口替代中有所体现),通过参与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合作和产业投资,中国帮助拉美国家提升其经济附加值的同时,双方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在共同提升。

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虽然制造了不确定性,但也促使全球贸易体系加速向真正多元的方向发展。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美国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但其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正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化并未成为绝唱,而是以新的形式重塑着国际贸易格局。

多元化的贸易合作以及国际关系的重构,都表明全球贸易体系正在适应新的挑战,并朝着更有韧性和包容性的方向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仁勋身家超过巴菲特 截至7月11日美股收盘,英伟达股价当天上涨0.5%,至每股164.92美元,市值达到4.02万亿美元...
美国关税政策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 央视网消息:美国向多国发出关税信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以威胁谋求让步的方式给全球贸易带来哪些冲击?各...
科创成长层配套新规出炉 个人投... 7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其中提出...
美股周五收盘点评:关税不确定性... 来源:财经头条 来源:宏观对冲陈凯丰Kevin 特朗普总统昨天对巴西征收50%的关税后,市场普遍出现...
和讯投顾梁志成:科技什么时候能... 科技股迟迟不涨,背后的逻辑确实藏得很深,全网少有人说透。今天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从根源上拆解清楚。?...
AI“竞岗”华尔街高端职位?高... ▲资料图:位于华尔街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图源/视觉中国 从“AI能写代码”,到“AI就是同事”,人工智能...
A股又一重大资产重组! 7月13日,福达合金公告,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达电子”)不低...
8.5亿美元!杰瑞股份子公司赢... 杰瑞股份全资子公司中标阿尔及利亚8.50亿美元天然气增压站项目,股价应声大涨,彰显中国能源企业在北非...
经济随笔丨“十四五”回答了哪些...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十四五”到了要交卷的时候。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区块链技术在艺术品拍卖中的应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区块链技术迅速进入了多个行业,艺术品市场也不例外。传统的艺术品拍卖模式一直存在许多问...
原创 今... 黄金市场深度解析:价格波动与未来展望 (2025年7月8日) 一、金价走势与市场解读 全球黄金市场今...
FPG财盛国际:国际化运营连接... 摘要: FPG财盛国际:探索全球市场的无尽可能,国际化运营助您开拓新机遇。点击了解如何连接全球,成就...
热点访谈 | 稳定币重塑全球货... ■主持人:陈瑜 本报记者 ■嘉宾:周光友 复旦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马文杰 上海财经大学上...
聊天机器人惹祸,马斯克旗下公司... 当地时间12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为其聊天机器人Grok赞美希特勒等言论...
CE、RoHS……电子产品这些... 3C标识充电宝禁上国内航班新规引起消费者对产品认证标识的关注。消费者在查看有无3C认证标识时,也对C...
考核“指挥棒”升级!保险“长钱... 7月11日,财政部公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
原创 买... 前阵子帮发小挑二手车,蹲了半个月二手车市场,算是把里面的弯弯绕绕摸得差不多了。本来以为就是看看车况砍...
仅剩2家!贵州白酒上市后备军“... 今年,贵州省酒类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再度缩减。 日前,2025年度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尘埃落...
共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全球酒...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当地时间7月10日下午,世界烈酒联盟(WSA)与中国酒业代表团座谈会在日内瓦举行...
玉渊谭天丨国际贸易格局,变了 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纷纷下调预期,并指出,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