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行一纸《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震动金融界。自 8 月 1 日起,境内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 10 万元以上现金交易,需在 5 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这一政策犹如一枚深水炸弹,在黄金市场激起千层浪,其背后折射出监管层对洗钱风险的精准狙击。
一、政策出鞘:堵住贵金属交易监管漏洞
此次新规最显著的变化,是将现金交易报告门槛从 2017 年的 5 万元大幅提升至 10 万元。这并非放松监管,而是监管智慧的体现 —— 通过提高门槛聚焦高风险交易,同时搭配可疑交易零容忍上报机制,让洗钱分子更容易暴露。数据显示,2024 年涉贵金属洗钱案同比激增 67%,上海反诈中心监测到,诈骗分子往往上午得手、下午买金、晚上资金出境,形成 “教科书级” 洗钱链条。
新规覆盖范围空前扩大,从上海黄金交易所到街边小金铺,只要经营范围含贵金属现货交易,一律纳入监管网。这意味着,即便贵金属交易仅为企业副业,仍需履行反洗钱义务。例如,东莞警方曾破获的洗钱案中,诈骗团伙用赃款在 12 家金店购买 22 公斤黄金,再熔铸成无标识金块跨境转移,此类案件将因新规实施而难以遁形。
二、国际对标:与 FATF 标准深度接轨
新规的出台,与国际反洗钱形势密切相关。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早在 2019 年就要求成员国对贵金属交易商实施严格监管,香港特区政府为此在 2022 年立法要求贵金属交易商注册经营,违规者最高可判 7 年监禁。此次中国将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纳入监管,正是对 FATF 建议的积极回应。
对比欧美国家,美国要求贵金属交易商对 1 万美元以上现金交易报备,欧盟则要求对 5000 欧元以上交易实施尽职调查。中国将门槛设定为 10 万元人民币,既符合国情,又体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正如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明所言:“新规构建起‘资金流 - 商品流 - 信息流’的立体监测网络,实现对非法资金流动的全链条追踪”。
三、市场震荡:从 “买金自由” 到合规约束
新规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有限。数据显示,移动支付普及率已超 80%,现金交易在贵金属行业占比极低。通过银行卡、支付宝等非现金方式购买黄金,无需额外报备。但对于大额现金购金者,需配合身份核验、留存交易记录等流程。例如,北京某金店经理已要求店员对超 10 万元现金交易 “查身份证、录人脸、报系统,少一步罚 50 万”。
对商家而言,合规成本显著增加。从业机构需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至少 10 年。深圳水贝等黄金市场已加强实名验证,部分金店引入 AI 鉴定和区块链追踪技术,实现交易全流程可追溯。然而,仍有商家担忧合规压力,如南京某金店经营者坦言:“现在每笔现金交易都要登记身份证,系统也升级了,虽然麻烦但能理解”。
四、风险防范:打击洗钱与保护隐私的平衡
新规的核心是 “了解你的客户” 原则。从业机构需对现金交易超 10 万元、行为异常或身份存疑的客户开展尽职调查,核实身份信息并记录资金来源。例如,武汉警方曾破获的 “买金洗钱” 案中,嫌疑人通过多次小额交易规避监管,最终因异常行为被店员识破。新规实施后,此类 “蚂蚁搬家” 式洗钱将更难藏身。
隐私保护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深圳推行贵金属交易实名制时,曾有 14.86% 的网民担忧隐私泄露。对此,新规明确要求从业机构对客户信息严格保密,违规泄露者将面临法律追责。同时,监管层采取风险差异化策略,对高风险机构强化审查,低风险门店可简化流程,避免 “一刀切” 误伤正常消费。
五、行业应对:从被动合规到主动防御
面对新规,黄金行业正积极行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已举办多场反洗钱培训,招商银行、渣打银行等机构分享了客户尽职调查、可疑交易识别等经验。广东省黄金协会推动的数字化回收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黄金交易全流程可追溯,从源头防范洗钱风险。武汉警方则联合商场保卫部门,对全市 4600 余家金店开展反诈培训,签订风险告知书,形成警商联防网络。
然而,仍有部分商家存在侥幸心理。宁夏破获的首例黄金洗钱 “行业内鬼” 案中,金店店员与诈骗团伙勾结,隐瞒大额交易,最终被依法追责。此类案例警示从业者:唯有主动合规,才能避免沦为洗钱工具。
六、未来展望:构建更健康的黄金市场生态
新规的实施,将推动黄金市场从 “野蛮生长” 向 “规范发展” 转型。对投资者而言,需适应大额现金交易的合规要求,更多采用非现金支付方式;对商家而言,需加强内部风控,提升反洗钱意识;对监管层而言,需持续优化政策,平衡风险防范与市场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特别强调对恐怖组织资金的拦截。若交易方涉及恐怖组织名单或联合国制裁对象,从业机构需立即停止服务并冻结资金。这一举措不仅回应了国际社会对贵金属贸易资助恐怖主义的担忧,也彰显了中国在反洗钱领域的决心。
结语:银球跃动,黄金生辉
当黄金在交易台上闪烁光芒,它承载的不仅是财富价值,更是金融安全的重任。央行新规的出台,既是对洗钱犯罪的雷霆一击,也是对黄金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驾护航。正如武汉反诈中心民警刘轩所言:“黄金不应成为犯罪的遮羞布,而应是阳光下的贵金属”。随着新规落地,我们有理由期待,黄金市场将迎来更透明、更安全的明天,让这枚 “贵金属之王” 在法治的阳光下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