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企业报告(2025)
报告共计:40页
《2025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百强企业报告》由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于2025年6月发布,聚焦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状况、前沿趋势、企业竞争力评价等内容,以下是核心内容总结。
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以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为出发点,进入转型深水期,通过智能运营、辅助决策等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中小银行多依赖第三方合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风险管理等场景的应用,信创是未来3-5年主要领域之一。2024年国有六大行科技投入中,邮储银行增速9.03%最高,交通银行IT/营收占比5.41%最高。
- 保险业数字化转型:IT投资重点在核心业务系统改造,往“小核心、大外围”趋势发展,以科技型主导流程再造,部分公司进行IFRS17新会计准则系统适配,险企贴近市场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保险产品。
- 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2024年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规模3949.6亿元,增速9.7%,银行科技占比73%,预计2025年起以约13.3%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京沪深为第一梯队,截至2025年4月,广东、上海、北京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前三。
- 出海机遇: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等对移动支付等需求大,中国技术成本较欧美低30%以上,香港虚拟资产交易中心建设等为出海提供途径,中资制造业企业出海推动跨境支付等需求。
金融科技前沿和趋势
- 人工智能: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170亿元,中国生成式AI市场规模45.9亿元,大模型逐步取代传统算法,AI Agent向核心业务渗透,金融机构需完善AI治理体系。
- 区块链:2024年全球区块链市场规模逼近4000亿元,中国达39.94亿元,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等场景应用,香港《稳定币条例》出台推动区块链发展。
- 云计算:2024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8378亿元,金融云市场规模逾187亿元,金融机构加速上云,构建“云智一体”技术底座。
- 量子计算:2024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约892亿元,量子技术在金融分析、加密等领域应用,预计2030年量子加密技术融入央行数字货币系统。
- 数据治理:2024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7320亿元,数据资产入表市场前景广阔,金融机构向“数据驱动”转型。
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评价与TOP100企业
- 评价说明:参选企业为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科技公司和持牌金融机构,评价标准包括技术服务、投资价值等,采用专家评价,流程包括企业申报等四步,核心指标有技术创新力等四大层面。
- TOP100企业:分为综合服务与技术平台、垂直领域创新、前沿技术应用三类。区域分布上,北京41家领先,前五大区域占比超八成,45家企业已出海,海外收入增长20%。
典型案例
报告列举了博彦科技、马上消费金融等企业案例,展示了它们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服务体系、技术应用及成果,如博彦科技的全球化服务,马上消费金融的“爱马平台”反欺诈应用等。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