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部分银行股息率超8%
创始人
2025-06-21 07:19:08
0

“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高息优势开始凸显。不过,随着资金持续追捧银行股,留给高股息率的时间,也许已经不多了。”

5月份以来,由大行领衔的降息潮快速扩散,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最低已跌破1%,达到历史最新低点。中小银行也开始密集降低存款利率,市场上利率高于3%的存款产品已经近乎“绝迹”。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高息优势开始凸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股的近12个月股息率突破8%。收益率上的悬殊,推动“替代效应”持续走强。

不过,随着资金持续追捧银行股,留给高股息率的时间,也许已经不多了。

01

银行股股息率最高破8%

5月中旬,新一轮银行存款降息潮,快速席卷银行业。

先是5月20日,六大国有行率先宣布全面降息,开启2023年以来的第六波降息潮,不仅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部降至1.5%以下,1年期存款更是首次跌破1%。

之后,股份行快速跟进,5月22日,12家全国性股份行新一轮存款降息已经全部落地,其中,其中,浙商银行1年、2年、3年、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分别降至1.15%、1.3%、1.55%、1.6%。

而此前多轮降息潮中,动作相对迟缓的民营银行,本轮降息也异常积极,截至目前,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众邦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各期限存款利率也均已跌至“1”字头。比如,5月27日,众邦银行发布公告,将整存整取各期限存款产品的利率分别下调20到30个基点不等,调降后1年、2年、3年、5年期利率,分别为1.35%、1.45%、1.65%和1.70%。

在存款利率节节下挫的大背景下,银行股的投资价值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抛开银行股股价去年以来普遍上涨的行情不谈,仅看具有“类固收”属性的股息,已经相当诱人。

以A股42家上市银行为例,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收盘,42只银行股的股息率,最高已经突破8%,除了垫底的郑州银行由于已经连续4年不分红,股息率为0外,其他排在倒数的几家银行的股息率,也轻松超过目前大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比如说,倒数第二的西安银行近12个月的股息率为1.6%。

从具体分布来看,42家银行股股息率整体较高,其中有31家银行的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了4%,占比超过7成。相对而言,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表现更为出色,两家股份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城商行南京银行,股息率高居榜首,均超过了8%;6家国有大行中,股息率最高的是邮储银行,达到了7.63%;农商行中最高的则是沪农商行,股息率为6.95%。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银行股整体亮眼的股息率表现,与始于2024年的中期分红密切相关。

2024年以来,监管方多次强调要增强投资者回报,尤其是当年4月份出台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这直接促成了2024年A股银行开始了中期分红。

数据显示,共有包括六大国有行在内的18家银行进行了2024年度中期分红,总分红金额超过2500亿元。而这也直接体现在了股息率上,可以看到,截至目前近12个月股息率排名靠前的银行股,去年基本都进行了中期分红。

02

高股息率能持续吗?

从数据上看,上市银行的分红规模高居榜首,且仍在增长。

根据2024年年报显示,A股共有3645家上市公司拟进行现金分红,预计年末分红总规模达1.65万亿元。其中,银行、非银金融、石油石化板块的分红规模排名前三,分别达到3733亿元、1097亿元、1071亿元。可见,银行不仅分红规模最大,而且远超第二、三名之和。

而如果进一步将中期分红也计算在内,那么2024年度A股42家上市银行累计分红总额(已宣告)合计约为6315.42亿元,相比2023年度增加181.93亿元。

具体而言,在分红规模上,多家银行继续实施大手笔分红,其中,工商银行年度现金分红587亿元,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建设银行分红金额达到515亿元。此外,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红金额均超300亿元。而在分红率上,2024年度有14家银行的分红比例在30%以上,招商银行最高,达到33.99%。

不过,股息率除了与分红直接相关外,与股价也有密切联系。如果将银行股类比成固收产品,那么,分红则相当于利息,也就是股息,而股价则相当于本金。因此,在股息不变的情况下,股票买入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股息率的高低。

而一直以来,之所以银行股的股息率表现较好,其实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银行股现金分红率较高,而估值却较低。但随着存款利率的持续下探,在“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的“替代效应”之下,银行股整体开启了上涨周期。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板块延续了去年的强势表现,截至目前累计涨幅约为8%,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位居第四。但与去年的普涨行情不同,今年银行板块内部走势存在明显分化,部分中小银行的涨幅要远高于大行,在今年以来涨幅排名前十的银行中,区域银行占比达到六成。比如,截至目前,青岛银行、渝农商行等区域银行涨幅高达30%左右,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大行则是下跌状态。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银行股上涨的推手主要是保险资金、公募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险资的持仓配置中,银行板块的占比已达到27.2%,相较于2023年末增长了4.3个百分点,其中,持股数量达到278.21亿股,总市值则为2657.8亿元,无论是持股数量还是总市值,均在险资所持有的各行业中均位居第一。

而公募基金也纷纷抢筹银行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已经翻倍,从1.2%提升至2.5%,而从个股来看,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只银行股,均进入公募基金重仓股前100名。

展望后市,当前银行板块的股息率大幅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资产端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高股息银行股仍将是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青睐的配置对象。但在资金持续追捧下,随着股价的持续抬升,银行股的高股息率或将随之进入下行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每周股票复盘:恒生电子(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恒生电子(600570)报收于33.68元,较上周的34.52元下跌2...
深圳楼市,即将甩出一个王炸 深圳楼市即将迎来新局面,宅地新局有望破解市场筑底困境。 “地王”竞赛 王炸地块,终究还是向市场低了头...
宁波这个地方,业主吐槽200万... 随着目前楼市行情的下跌,许多曾经的“楼市传奇”都渐渐跌落了神坛。要摇号的豪宅开始降价,炙手可热的红盘...
估值筑底,外卖大战助推,恒生互... 7月18日,恒生指数午盘上扬0.73%,恒生科技指数攀升0.7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强0.78%,...
全球流动性的“去中介化”生产—... 摘要:本文聚焦稳定币对传统基础货币理论的颠覆性影响,提出“算法流动性”理论,揭示全球流动性生产机制从...
605008,重大资产重组!下... 【导读】长鸿高科拟收购广西长科100%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杨晨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由于...
海外研究|OPEC+增产背景下...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文|贾天楚 崔嵘 李翀 韦昕澄 OPEC+增产背景下,市场对原油供给存在一定分...
2025年释放AI时代的潜力报... 高盛《2025年释放AI时代的潜力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正引领计算领域历史性变革,其发展需资本与基础设...
大、强、韧!贸易强国建设取得积...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
行情不好时,股市融资的 3 个... 标的调整机制 融资标的股票会定期调整,符合市值标准、流动性达标、财务状况良好的股票可能被新增为标的,...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同比增长13.2%;国内注册商标有效量达4895.9万...
股市融资融券是 “放大器”?盈... 交易流程概述 融资交易流程为:提交担保品→申请融资额度→买入标的股票→偿还资金及利息;融券交易流程为...
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王兴兴控... 7月18日,具身智能赛道的“明星”企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在浙江证监...
京皖达成供应链合作新成果 现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在北京举办,这是第三届中国国际供...
上交所首批科创债ETF今日上市...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昕怡)7月17日,首批科创债ETF正式登陆交易所市场。其中,沪市首批6只...
再现“地板价”!350亿债券承... 为拿到更多业绩,获取更高的承销份额排名,在“内卷”严重背景下,债券承销商们宁愿赔本赚吆喝,承销费“白...
股价大涨超50%!多只龙头股获... 7月18日,恒生AH溢价指数继续下行,盘中一度触及126.23点,再创年内新低。值得一提的是,个股的...
原创 A... 近期大盘的表现,真可谓是“打脸”了不少老股民的预期。就在大家以为,大盘从3500点冲高回落之后会迎来...
原创 贸... 特朗普在准备访华时,似乎放低了姿态,试图展现出对中国的友好,但就在此时,美国商务部却毫不客气地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