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爱康国宾张黎刚之后,
又出了一位要起诉“老顾客”的老板贾国龙!
作者 | 高岩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名人消费者罗永浩在微博上的一句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图源:微博
没想到引来了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强烈反击。9月11日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北京顺义区中粮祥云小镇的西贝门店里召开发布会,面对媒体镜头表态“西贝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声明菜品为门店现制,比如牛大骨现煮、莜面手搓。并且将于9月12日,在全国所有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消费者可以任意点选,不好吃不要钱。欢迎顾客随时进入后厨,参观任何一道菜的制作全过程。”
图源:新媒体新黄河微博
针对西贝的强烈反应,罗永浩在微博上悬赏10万元征集西贝采用预制菜的证据,随后有网友追加2万元共同悬赏。
对于罗永浩,贾国龙对媒体表示:“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的,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贾国龙连用三个“一定”来强调他起诉罗永浩的决心。
而这也是近期继爱康国宾起诉患癌的十年“老顾客”张晓玲索赔1000万之后,又一家知名企业就消费者投诉,准备对薄公堂的案例。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表示,罗永浩作为名人顾客吐槽西贝预制菜问题,与爱康国宾起诉张晓玲律师事件本质相似,均涉及企业与个体消费者的公开冲突。公众通常同情弱者,企业“硬刚”消费者可能被视为“以大欺小”,损害品牌形象。尽管法律上有可能胜诉,但品牌声誉修复成本远高于危机“息事宁人”的支出。从危机公关角度看,此类行为易引发其他顾客反感。
詹军豪进一步指出,企业起诉顾客这种极端方式是专业危机公关专家极其不建议的做法。危机处理需优先考虑公共关系大局,以积极态度赢得时间与客户。起诉易激化矛盾,加剧负面舆论,且可能引发公众对企业的集体谴责,破坏品牌形象,影响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西贝到底有没有预制菜,价格是否偏贵,也在微信群、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引发大讨论。一场关于预制菜的争议,不仅将知名餐饮品牌西贝推上风口浪尖,也揭示了餐饮行业工业化转型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巨大鸿沟。
图源:罐头图库
01
“预制菜”谁说了算?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对“预制菜”的定义分歧。贾国龙在回应中援引了2024年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文件,该文件明确预制菜是“工业化预加工的预包装成品菜肴,加热后即可食用”。
按照这个标准,贾国龙解释说,西贝的菜品不属于预制菜,因为“有的菜是在门店切的,有的是在中央厨房切的,但每道菜全部是在门店做的”。
然而,民以食为天,消费者的认知却与这一定义存在明显差异。有消费者在西贝9月12日发布的微博《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下面评论称“一袋一袋的还不承认预制菜,预制菜与新菜放一起就不是预制菜了吗?”还有消费者表示,曾目睹西贝后厨使用微波炉加热透明包装袋。
图源:微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更是将西贝和真功夫、吉野家列为“预制菜使用率超80%”的头部餐饮企业之一,罗永浩转发了这篇文章,并且@贾国龙。
图源:罗永浩微博
02
没有预制菜的西贝
却有预制菜的专利?
不过,野马财经通过工商软件信息app天眼查发现,西贝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北京西贝天然派公司于今年2月和4月刚刚获得2项预制菜设备专利。分别为:一种食品预制灌装装置以及一种豆腐预制食品的包装设备。
图源:天眼查App
此外,不少消费者反馈,自己从西贝莜面村天猫店和京东自营旗舰店买到过袋装预制菜,口感和堂食的一模一样,加热就可以食用,保质期从几天到数月不等。
图源:西贝天猫店顾客评价
03
罗永浩能否推动预制菜明示?
事情发酵以来,罗永浩连发多条西贝预制菜微博,多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罗永浩表示,自己的诉求不是打这个西贝或者贾老板,是希望借着这次的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并且预告将于今晚8点半,在微博、抖音、B站三大平台直播谈谈自己的观点。
图源:微博
新浪微博组织的一项网友投票显示,超80%网友支持“强制标注预制菜”。
目前,江苏省已经率先立法要求餐饮环节明示预制菜。此外,老乡鸡等品牌也已经主动开始公开预制菜比例。不过,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餐饮行业强制标注预制菜的相关法律法规。罗永浩能不能通过西贝事件,和网友共同推动中国餐饮业更加公开透明的标注预制菜,可以拭目以待。
事实上,餐饮工业化、流水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发展趋势,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也不等同于“没营养、不好吃、贵”,但确实应该有规范的行业标准,并且头部企业应当起到“领头羊”作用。在这一行业大背景下,透明与诚信才是餐饮企业赢得消费者信任最长久的保鲜剂。
04
西贝计划2026年冲刺IPO?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1988年,西贝起步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一家“黄土坡小吃店”,尝到甜头的贾国龙,在1991年承包了临河农机饭店,并更名为西贝火锅城。1993年10月,西贝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2001年,北京西贝餐饮管理公司注册成立。2002年,首家西贝莜面村在北京六里桥开业。2012年6月,西贝与《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陕北“黄老汉”签约,推出黄馍馍产品。2014年,西贝莜面村品牌完成转化,启动“好吃战略”,同时推出三代店,以明厨明档的形式引领餐饮行业变革。2023年3月,西贝上线快餐品牌——贾国龙中国堡。2024年,西贝又陆续在北京、上海等地推出“西贝新烤鸭”。2025年,品牌“西贝莜面村”更新换代为“西贝XIBEI”,同时,将门店重新定位为“欢聚餐厅”。
图源:罐头图库
西贝每年销售额达50亿以上规模已经快十年,但每年净利润率仅5%。
过去十年间,贾国龙交了不少学费,尝试了多种新业务,其中投入最多的是快餐和零售。每年拿出1亿来创新,总计投入约十个亿。他透露:“三年间,零售业务、快餐业务大概分别占据了我60%和30%的个人精力,核心业务最多10%。”
然而这些探索最终未能成功。快餐业务从2015年立项到2025年整整10年,被彻底叫停。零售业务也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到2023年彻底停下来。
贾国龙反思道:“我把更多的心力、脑力、体力都投入在了快餐和零售业务上。那时候总觉得主业的天花板到了,正餐的规模不会做得很大,店也开不了太多。
贾国龙在2024年——西贝创业以来“最艰难的一年”。终于意识到“主要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钻到自己的肚子里、下到门店各环节一看,发现自己做给自己的假动作太多了。在客流下滑、增长乏力的压力之下,贾国龙带领西贝开始回归主业——正餐。接着西贝进行了一系列的品牌升级换代和重新定位。
图源:罐头图库
因为餐饮企业现金流很好,贾国龙坚持了很多年的不上市策略。但在疫情之后的2022年,他的想法有所改变。他公开表态:“西贝计划在2026年上市”。疫情改变了他的认知,他认为“餐饮是现金流行业,遇到大的疫情是很脆弱的。能有股权融资的话,资本结构就会变得更好。”
目前,依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注册资本8990万元,其中贾国龙持股85%的北京西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内蒙西贝40.8%的股份,贾国龙直接持有29.7%的股份,贾国龙是实际控制人,并且担任董事长。
股东除了员工股权激励平台之外,还有内蒙古西贝进行过3轮融资引入的投资机构,分别为静衡投资和新潮传媒。
图源:天眼查App
此外,通过借鉴和探索,贾国龙在西贝推出了一项大胆的分配改革措施:将自己持有股权的大部分分红权让渡给员工。
调整后,西贝员工拥有西贝70%股权的分红权,而贾国龙自己只保留30%的分红权,投票权保持不变。这一举措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励员工,提升组织活力。但是又不会改变股权稳定性。因此,也被不少同行效仿。
深耕餐饮30余年的西贝,根基除了员工还有消费者。但这一次因罗永浩吐槽引发的预制菜风波,引发了消费者质疑和反感。根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北京的几家西贝门店,已经出现了外卖订单骤降,成交金额腰斩的情况,消费者正在“用脚投票”。
公关行业自媒体“万能的大叔”表示,西贝和罗永浩之战,西贝大概率是受伤者,但其他餐饮品牌是受益者。此事更优的解,其实西贝想到了,就是推出:“罗永浩菜单”,但这个“解”已经被诉讼完全压倒了。
他分析,危机公关的逻辑,从来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路。一个餐饮品牌,你去惹一个只是吐个槽的大V,干嘛?公关和法务,一个是以柔克刚为主,一个是纯纯硬刚,这是两条危机公关的路径。选择哪个,取决于危机本身以及危机当事人。但有一种结果是:赢了官司,输了声誉。
而事情持续发酵,西贝已经被挂了多条微博热搜了,而且9月12日晚上8点半,罗永浩还预报了将在微博、抖音、B站三大平台直播此事,看起来西贝预制菜风波一时半刻还难以平息。
图源:微博
加之2024年西贝的业绩情况不如往年,如果贾国龙不能很好的处理此次由罗永浩吐槽引发的预制菜舆情,恐怕后续会影响到西贝今年下半年的营收和利润,进而影响西贝2026年的上市计划。
你怎么看待这次罗永浩大战西贝?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