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中99%左右是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代表,也是创新的排头兵。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00多家。
5月13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围绕“走专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临床运营资深总监夏梦莹是参会企业代表之一。2013年加入康方生物至今,夏梦莹已在新药研发一线临床科研岗位上扎根了12年。
“我的工作是做新药的临床开发,临床开发的关键核心指标就是要确认药物在临床上的疗效和安全。”夏梦莹在发布会上表示,她的工作服务于临床验证,即将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的最后一步。
据介绍,夏梦莹与团队一起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领先性的创新药物,助力创新药物在国内可及性的提高。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独立自主研发11个单克隆抗体新药的稳定细胞株开发,超1.6万例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用药,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前沿治疗机会。
在夏梦莹直接负责的临床项目中,有4个项目已上市,其中被用来治疗胃癌和宫颈癌的创新药卡度尼利,以及被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依沃西,在多种肿瘤疾病治疗中临床效果良好,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医药费用。这两种药在2024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生物制药研发行业,其实在国际上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通过持续技术攻关获得科研创新成果,最终能够在双抗这条赛道上取得自己的核心开发方案,这就是我们的底气和信心所在。”夏梦莹说。
创新药物研发离不开政策支持,广东将生物医药与健康列入大力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广东在生物医药领域已建立起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居于全国前列。2024年,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约4486.63亿元,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962.52亿元。
去年10月,广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明确要加大创新药械全链条支持,加快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力争到2027年,全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规模超万亿元,规上医药工业规模超5000亿元。
今年1月,广东印发实施《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5年,广东的生物科技和生物制造逐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动能之一,生物制造产值迈上万亿元台阶,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制造产业高地,推动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