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由马斯克旗下xAI公司研发,该公司由社交平台X(原推特)与人工智能团队整合成立,Grok为其核心产品。
Grok的突破性在于其 “立场鲜明”的对话哲学 。不同于传统AI的“中立化”表达,Grok基于马斯克推崇的“极致求真”理念,依托X平台海量数据训练,兼具实时响应能力、幽默表达风格及争议性话题处理机制。
回顾过往,2024年7月,马斯克披露Grok 3训练过程使用10万块英伟达H100芯片。2025年1月3日,马斯克宣布Grok 3即将发布;1月27日,该版本在独立平台及X平台启动内部测试;2月18日,xAI正式推出Grok 3;2月20日,Grok 3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上线后迅速登顶苹果应用商店免费应用下载榜首。
大模型是指包含超大规模参数(通常在十亿个以上)的神经网络模型。这些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结构构成,受到人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启发,由人工神经元(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接组成。通过调整这些连接的权重,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和适应输入数据的模式。
当下,全球大模型正经历 “性能竞赛”向“价值创造” 的范式转型,技术突破与伦理约束的平衡、开源生态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垂直场景与跨行业知识的融合,将决定未来3-5年的产业格局。近年来,全球大模型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已经达到280亿美元。
当前,全球AI大模型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加速推进的关键阶段,呈现出技术跃迁与产业落地双轮驱动的蓬勃态势。在技术创新层面,行业正从“大而全”的通用模型竞赛转向“专而精”的垂直领域深耕,多模态大模型成为核心技术突破口,能够同步处理文本、图像、语音及视频数据,在医疗影像分析、自动驾驶决策等场景中显著提升综合判断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呈现“杠铃式”发展特征:超大参数模型持续刷新性能天花板,而轻量化小模型借助端侧部署实现商业闭环,这种双轨并行策略有效平衡了技术前沿探索与落地成本管控。随着DeepSeek等开源框架推动技术普惠,以及“AI+产业”融合在制造、金融、政务等领域的深度渗透,全球AI大模型产业正加速从技术狂热转向价值创造,构建起技术创新与商业回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体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孙茂松表示,DeepSeek的出现以及通义千问的系列开源产品极大推动了国际大模型的开源路线,这对突破技术垄断,促进技术平权,提升人工智能的普惠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