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做内容社区,剑指小红书?
创始人
2025-04-26 14:41:45
0

文|科技新知 樱木

对于当前融资形势并不明朗的大模型六小龙来说,该如何生存下去,似乎成了各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PitchBook数据,今年一季度风险投资机构在中国AI领域共完成144笔交易,投资总额为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30%。在此期间,国内很少有大模型公司宣布完成融资。

输血进入到瓶颈之后,造血就成了当下大模型公司急需面对的事情。

据最新消息,AI六小虎之一的月之暗面Kimi即将推出其首个内容社区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小范围灰度测试,预计本月底正式上线。

根据凤凰网科技去年11月的报道,月之暗面当时已在规划全新的内容功能模块,其定位类似于传统内容平台的信息流模式。对于月之暗面来说,这一战略布局不仅有望提升产品用户留存率,更为商业化变现开辟了更多可能性。

从当下的表述来看,显然,Kimi内部的共识已经越来越清晰。在去年年底的访谈中,杨植麟已经透露最关注的产品指标是用户留存率。而到目前,除了用户的留存率之外,又加上了商业化变现。可以说,Kimi的战略主线已经开始清晰。

这一点从Kimi对于买量的收缩上也可以验证。根据AppGrowing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科技大公司与明星初创公司花在AI产品投流上的费用合计约18.4亿元,这比2024年每个季度的数额都要多。但Kimi第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1.5亿元,相较于2024年第四季度的5.3亿元大幅压缩。

在巨头下场之后,买量便失去了持续的必要性,Kimi对买量的收缩也是节流的途径之一。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输血进入瓶颈的背景下,开源比节流更要紧。那么Kimi的内容产品能否打破当下造血困难的桎梏?

从现在曝出的产品形态来看,Kimi借鉴了包括推特、小红书、知乎等多种信息流内容形态,

最终形态则更偏向于一个基于内容的社交媒体。

虽然chatbot与社交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断裂感,但较好的商业化可能性,也许是Kimi试图突破的重点。

Kimi不愿意当纯工具了,但冰冷的融资环境,似乎限制着它的想象力,自保、造血,也许是其下个阶段的主基调。即便终局是卖给大厂,现在似乎也需要更多的筹码。大模型的故事进入到新的篇章,Kimi是另一种选择的缩影。

逼出来的“Kimi版小红书”

“听说月之暗面还是在坚持模型研发,金沙江作为间接股东会推动退出?”在面对投中网的提问时,投资人朱啸虎的回答,没有愤怒,更多的是一点无奈。

“我不知道怎么退出了。但你可以看到美国去年二线大模型基本上都有并购机会,投资人基本上拿本金加利息走人的。今年美国剩下的大模型公司,并购都很难了。中国我觉得更难,中国本来就没有并购的文化。”

显然对于Kimi的未来而言,金沙江展现出了较为深层次的悲观。

其实,从去年11月杨植麟公开发声之后,Kimi的动作一直没有间断。12月Kimi发布视觉思考模型k1,随后发布k1.5多模态思考模型。根据Kimi介绍,从基准测试成绩看,k1.5多模态思考模型实现了SOTA(state-of-the-art)级别的多模态推理和通用推理能力。

随后月之暗面分别向开源社区推出全新的视觉语言模型Kimi-VL,同时,发布了 Kimina-Prover预览版的技术报告,同时开源了1.5B和7B参数的模型蒸馏版本、用于数据生成的Kimina-Autoformalizer-7B模型以及修订过的miniF2F基准测试数据集。Kimina-Prover是由Numina和Kimi团队联合研发的一款数学定理证明模型。

客观来讲,可以说,Kimi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在努力。而在商业化上,Kimi的尝试也没有停止。去年年底,由Kimi大模型驱动的AINPC「越之安」正式入驻网易《逆水寒》手游,随后Kimi与小红书合作,共同推出「AI新手村」文档。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动作都没有掀起太大浪花。最典型的表现,在于苹果app下载的榜单,在截止4月22日的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豆包、元宝以及DeepSeek等,都仍然在前十之中。而Kimi则已经跌落至128名,远远地被甩开了距离。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砸钱似乎确实有用。根据数据统计,在一季度18.4亿元的买量费用里,腾讯元宝占据14亿元,这比该产品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1.1亿元要超出十多倍,单是3月的买量费用就高达11亿元。

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在第一季度的投流规模为1.38亿元,比2024年第四季度的1亿元继续正向增长,但增幅有限。另一个变化的点是,从2024年11月开始,字节跳动将70%的投流预算花在了腾讯广告系统,而不是在自己的巨量千川平台上。

而显然,面对大厂近乎饱和的攻击,Kimi能做的应对并不多。回顾历史,2024年8月是已知的Kimi最后一次融资,虽然Kimi已经是六小龙中融资情形较好的一个,但从当下的情形出发,公司仍然不具备这样砸钱买量的实力。

而另一方面,Kimi也没有可能走DeepSeek的路线。毕竟DeepSeek已经多次表示,放弃了To C流量的争夺,专注于AGI。这一点与Kimi的战略思路完全不同。

于是,造血自保,几乎成了公司、投资人的共识,而从这个角度来看,Kimi内容产品的面世,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而在这条思路下,前路已经有了成功者。而对于投资人而言,内容产品可以显著拉抬公司想象力。

Kimi的转变不得不说是环境与公司内部发展困境多重合力下的结果,那么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而言,Kimi的天花板是否已经出现了呢?

被放弃的“弯道超车”

内容产品快速发展的同时,Kimi在大模型方向上,似乎始终难以看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与海外openAI、anthopic、google、xai等多强并立不同,国内坚持自研大模型的品牌已经越来越少。

阿里千问、字节豆包、DeepSeek以及智谱AI,几乎占据了大模型的生态位。而它们的崛起以及不断占据用户心智,也让其他的大模型厂商,逐渐没有了所谓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进入2025年,AI应用与agent的爆发已经是必然的趋势,大模型与应用的不断结合,也能反哺其发展。

阿里已经确认千问+夸克+钉钉的组合,打通模型与应用的链接,字节几乎也是类似的逻辑,通过豆包模型赋能,豆包app以及agent扣子空间等。腾讯也用DeepSeek与混元赋能元宝,而智谱AI,也在B端的高速增长及快速的IPO节奏中找到了自己的路径。

背靠大厂,资源与流量的投入不仅可以赋能旗下产品,同时可以通过大厂原有产品的流量和数据进一步反哺模型,瞄准未来的竞争。

相比之下,既无大规模用户数,也没有明显的技术领先,同时融资形势不明朗的Kimi,似乎就必须做出选择。

作为六小虎中为数不多的坚持大模型的品牌,Kimi的路径反而进入到了纠结的选择之中。创始人团队前期通过技术的领先破圈,长文本制造了一波热潮,同时,注重底层技术,也成了Kimi的标签,但从当下出发,无论是人才密度,还是技术水平,都已经被拉平,加上没有成熟的应用发挥乘数效应,其大模型从某种程度来说必须与DeepSeek等拉开差距,才能够继续领先,而显然Kimi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从近几个月的Kimi官方汇总的进展来看,其在技术上虽然有一些亮点,但仍然不足以对其他竞争对手发起挑战,而另一方面,真正的技术驱动者,似乎却没有停下脚步。

按照预先的公告,本月与下月,OpenAI和DeepSeek都会有全新的模型发布,特别是DeepSeek全新的模型,无疑又会吸引市场的聚光灯,而到了那时,也许Kimi的技术仍然不能够被称之为落后,但无论从流量上还是市场心智上都将难以出圈,特别是DeepSeek一直走的是开源路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内容尝试,也许是Kimi转型的开始。至于未来是否还将坚持大模型的投入,Kimi必须做出决断。

内容社区,也挤满了同行

其实内容社区对于AI大模型公司来说,已经并不新鲜。

原因非常简单:纯工具型AI助手正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这类产品普遍存在用户粘性不足的痛点,用户往往在解决特定需求后便迅速流失,难以培养持续活跃的使用习惯,这种"用完即走"的特性严重制约了商业化潜力;另一方面,AI助手赛道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字节跳动、腾讯等拥有庞大流量和资金优势的巨头正在加速布局,使得创业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

而仿佛是某种回应,近期多家巨头也开启了对内容社区的尝试。

报道显示,OpenAI 正在开发类似于 X(原 Twitter)的平台型社交媒体。内部已打造出一个原型,重点结合了 ChatGPT 的图像生成能力和社交信息流。SamAltman 已私下向部分圈外人士征求这款产品的反馈。目前尚未确定该社交网络会作为独立应用推出,还是整合进 ChatGPT。

有爆料形容 OpenAI 的构想为“AI 版小红书”——即通过 AI 生成内容与社交分享相融合,打造新型社区体验。

而另一方面,对于国内而言,这样的竞争更是正在规模化和主流化。腾讯和豆包的做法,都是将内容社交化。

以腾讯为例,近期两个更新都指向了同一主题,首先微信先抛出灰度测试更改公众号内容逻辑,即允许每个普通微信用户直接在手机端注册自己的公众号并发表内容。这次改版后,用户只需在微信内进入“我的公众号”页面,一键注册,即可像发朋友圈一样随手发布公众号文章或短内容。过去,注册运营公众号通常需要电脑端操作或借助“订阅号助手”App,有一定门槛。这导致微信在“短内容”形态上长期空白,缺少一个让普通人也能便捷表达观点的平台。

而同时,微信又将元宝纳入到聊天页面之中,内容和社交的双重改版无疑酝酿着更大的生态联通。可以想象一个兼顾小红书式内容与AI助手类产品形态出现。

而豆包则直接将豆包助手嵌入到了抖音聊天对话框,当需要调用时可直接使用。

可以看到,无论是OpenAI的先内容社交后AI,还是豆包、微信的两种并行,总体的思路似乎有着某种一致性。

但对于Kimi而言,这些都难言是好消息,毕竟无论微信还是OpenAI都有着自身庞大的流量池,而这一点正是Kimi并不具备的。当Kimi发现功能上线之后,如何引流,如何维系社区内容的更新,都将成为一道难题。

当进入到AI应用与agent的时代,Kimi的应变似乎仍然中规中矩,内容社区已经成了造血自救的关键。但当下的竞争格局已经难有简单题,巨头的入场,叠加Kimi自身在大模型上的坚持,多线作战之下,Kimi或许需要更大的创新,才能勉强继续留在牌桌。

参考资料:

中国企业家《AI产品烧钱竞赛:腾讯凶猛,字节保守,Kimi后退》

月之暗面官方公号《k1.5新模型登场:Kimi如何做到满血版多模态o1水平(附技术报告)》

投中网《金沙江朱啸虎:我们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吴怼怼《古典互联网还在散发“该死”的魅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店开业高峰等近2小时 黄牛溢... 本周末,网红茶饮品牌阿嬷手作开出北京首店,选址北京热门商圈三里屯。试营业首日下午时段,阿嬷手作门店待...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已成巴西咖... “中国凭借其不断增长的咖啡文化和巨大的市场,如今已成为巴西咖啡出口商的‘希望之光’。” 英国广播公司...
贵州茅台:控股股东获得不高于2... 来源:第一财经 贷款用途仅限于增持公司股票。 9月5日晚,贵州茅台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贵...
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等了超20... 9月7日,据港交所发布文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对此,奇瑞汽车公关部内部人士称,...
同花顺董事长拟减持68万股,称... 红星新闻消息,同花顺(300033.SZ)近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
冲上3600美元/盎司,金价再... 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站上3600美元/盎司。 9月6日,现货黄金盘中一度大涨逾1%,突破3600美元/盎...
科创板IPO终止逾三年,无人船... 近日,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信息,广东证监局受理了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
原创 日... 当全球金融业还在热议数字货币的未来时,日本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当地时间9月2日,拥有190万亿日...
688126,拟重大资产重组!...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1万亿港元。 沪硅产业并购方案下周上会 据上交所官网公告,上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
申万宏源策略 | 金价突破新高...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申万宏源融成) 本期投资提示: 热点思考:伦敦金现再创新高后,金价后市如何演...
中海集团董事长颜建国与中建四局... 观点网讯:9月5日,中海集团董事长颜建国在深圳与中建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圣举行工作会谈。 中海集团...
平高电气:研发与市场双轮驱动 ... 央广网北京9月5日消息(记者 傅天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312.SH,下称“平高电气”...
42家上市券商“半年考”:自营...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上半年券商业绩报告透露出的明显信号是:头部公司业绩表现相对稳健,“强者恒强”的格局...
为马斯克制定 1 万亿美元薪酬... IT之家 9 月 7 日消息,特斯拉董事会已为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拟定一份新薪酬方案,若马斯克...
中信银行携多项数智成果亮相20... 9月5日至8日,以“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主题的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
下周新股,特斯拉、宁德时代的“... 根据目前的发行安排,下周有3只新股申购,北交所、创业板、沪市主板各有1只。 日程安排上,周二(9月9...
原创 看... 欧洲领导人的清醒认知:地缘政治博弈中欧洲正沦为\"旁观者\"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近日一针见血地指出:...
赛博风投恒富基金骗局预警,多地... 赛搏风投这个项目震哥很早就曝光过,就是一个赤裸裸的资金骗局,幕后是境外的诈骗团队操盘。之前是单割团队...
原创 要... 近日,关于沙特可能放弃石油人民币结算的讨论甚嚣尘上。此前有消息称,截至2025年3月,沙特对华石油出...
限购1万!“冠军基”出手 来源:券商中国 年内涨超177%的“冠军基”再度加码限购! 9月4日,永赢基金发布公告,为保障基金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