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发布了一项旨在加速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将提升商业火箭、卫星及终端设备的制造能力,还将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金支持,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根据《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上海将着力打造市级商业火箭产业园区,支持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从火箭制造到运输、发射的全过程高效协同。特别是在火箭发动机、分系统、零部件等关键环节,政策支持将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建设江海联动火箭运输码头,上海将优化火箭及其配套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流程,进一步提升产业整体效率。 此外,商业卫星方面也将得到重点关注。上海计划加速研发关键技术,如星载相控阵天线、星间激光通信终端等,推进卫星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随着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的发展,未来卫星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覆盖更加多元的通信需求。上海还将加快建立商业卫星超级工厂,为卫星智能制造提供强大支撑。
在通信终端领域,上海提出了多频段终端模组等关键产品的研发,计划推出一系列支持高中低轨卫星的通信终端,并推动终端产品的大规模制造。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含量,还大大增强了智能终端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技术和制造的支持,政策还包括了高额的资金补贴。对于火箭、卫星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研发,最高可获得三亿元的资金支持,同时对于设备购置、软件研发等方面的投入,也将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资助。这些措施将有效提升相关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上海的目标是到二零二七年,商业航天产业的规模突破千亿元,力争实现年产一百发商业火箭和一千颗商业卫星的能力,打造成为全球低成本商业卫星制造和重复使用火箭的创新高地。通过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上海将为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目前,我国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接近五百家,总产值突破万亿人民币。随着技术自主创新的不断突破,中国的商业航天产业已经逐步摆脱对外技术的依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内,随着卫星星座建设和可回收火箭技术的持续突破,商业航天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总的来说,上海的这一系列举措将为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创新成果的诞生,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前景更加广阔。
下一篇: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