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则“小红书取消大小周,五一后执行”的消息引爆职场圈。这家以 “标记我的生活”为口号的社交平台, 正式宣布自5月6日起废除单双周轮替的弹性工作制,成为继快手、字节跳动、得物后,第四家公开取消大小周的互联网头部企业。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员工权益保障的突破,更折射出互联网行业从 “野蛮生长”向“可持续发展”的深层转型。
一、行业变革:从“大小周终结者联盟”到“人本主义觉醒”
“大小周”曾是互联网行业的 “效率密码”——单周休1天、双周休2天的轮替模式,在业务扩张期被视为压缩项目周期的利器。然而,随着Z世代成为职场主力,这一制度逐渐沦为 “无效内耗”的代名词。2021年,快手率先打响 “反内卷”第一枪,随后字节跳动、得物相继跟进,形成 “大小周终结者联盟”。
小红书的加入,进一步扩大这一阵营的影响力。据内部人士透露,公司自2024年底便启动制度调整调研,历经半年论证,最终选择与员工福祉 “双向奔赴”。这一转变背后,是年轻一代职场人 “用脚投票”的觉醒——00后求职者将 “双休”设为入职红线,95后员工直言 “单休周比连续加班更累”。
二、争议与平衡:收入缩水VS生活质量提升
取消大小周看似是员工的“胜利”,实则暗含矛盾。支持者欢呼“终于能规划周末旅行”,反对者则担忧收入下降。据知情人士估算,取消大小周后,员工月收入或减少15%-20%(因单休周加班费取消)。一位小红书员工坦言:“房贷压力下,少四天工资令人焦虑。”但更多声音认为,健康与家庭时光的回归,是“用短期收入换长期幸福”。
对此,小红书管理层回应称, 将同步优化绩效考核机制,从“工作时长导向”转向“成果导向”,并推行弹性打卡制,允许员工完成任务后提前下班。这一调整与字节跳动、美团等企业的管理创新不谋而合——减少无效会议与PPT内卷,激发员工自驱力。
三、数据印证:效率提升与创新迸发
“取消大小周=竞争力滑坡”的论调已被数据证伪。快手取消大小周后,电商GMV逆势增长15%;字节跳动同期抖音电商GMV突破万亿大关。《中国职场人加班报告》显示,取消大小周的企业员工平均效率提升22%,创新提案数量增长38%。这印证了“反内卷”的真谛:拒绝伪奋斗,拥抱真效能。
四、政策与监管:劳动法修订加速行业转型
2023年新《劳动法》强化超时加班处罚,2024年多地开展 “清零行动”,仅第一季度便查处237起超时加班案件 。监管压力下,企业主动调整制度,既为规避风险,亦为重塑竞争力。国家发改委2025年提出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鼓励弹性错峰休假,进一步推动职场文化向人性化演进 。
五、未来展望:从“拼命文化”到“人本共识”
小红书的决策,为行业树立新标杆。当前,仅剩上海某企业坚守大小周制度,互联网行业的 “反内卷”浪潮已成不可逆趋势 。未来,企业需在效率与人性间找到平衡:通过OKR目标管理、弹性工作制等工具,激发创造力;通过健康福利、心理支持等措施,提升员工归属感。
这场静默的职场革命,不仅是制度的调整,更是价值观的重构。当“凌晨三点的会议室”不再是奋斗标配,当“双休”从奢望变为底线,互联网行业正以“人本觉醒”的姿态,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小红书取消大小周五一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