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千亿元蓝海市场!首航新能全球化布局走在行业前列,光储双轮驱动助腾飞
创始人
2025-03-06 22:06:20
0

文/陆烁宜

2月13日,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航新能”)已正式拿到证监会批文,并将于近期进行初步询价,启动招股程序,这标志着该公司在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向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迈进。

招股书显示,首航新能是一家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为工商业用户、家庭用户及地面电站等提供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设备,核心产品涵盖组串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及光伏系统配件等,构建起完善的产品谱系。

凭借独特的创新能力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首航新能早已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并成功占据一席之地。作为一家全球化布局走在行业前列的企业,首航新能不仅展现出了强大的盈利能力,更在国际舞台上有力地彰显了中国品牌的力量。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随着首航新能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入,一个关于创新、发展和超越的故事正在徐徐展开。未来,首航新能如何借力资本市场谋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又将如何通过不断地创新和业务开拓,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引发着我们的无限遐想。

深耕光伏逆变器领域,光储驱动竞逐千亿元蓝海市场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孕育了中国众多新兴产业,也催生了数百家上市公司。这里,处处弥漫着创新的气息,见证了无数奋斗者的拼搏历程。

2013年,在这片创业热土上,时年48岁的许韬带领创始团队,基于对光伏逆变器行业前景的敏锐洞察,毅然走上创业奋斗的征程,创立了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这便是首航新能的前身。

自成立以来,首航新能专业从事新能源电力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专注于太阳能电力的转换、存储与管理,核心产品涵盖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等。

近些年来,光伏行业竞争激烈,是一个持续追求降本增效的行业,需要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来驱动。而在技术路线迭代的路上,押中技术路线的企业可能迅速崛起成为行业龙头,而押错的企业则可能面临掉队、甚至被扫出局的风险。

不可否认的是,光伏逆变器的技术也不断演变,但是其力度显然没有光伏产业链其他领域那样猛烈。从最初的集中式逆变器,到2013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入局并专攻组串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行业虽然也曾经历技术演变,组串式逆变器也成为市场主流,但是集中式逆变器仍有生存空间。

可见,相较于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逆变器行业出现技术路线快速更替的风险较小,技术路线更替慢,意味着企业将有充分的调整空间,因此不失为一条优质赛道。

目前,太阳能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储量最为丰富的清洁能源之一,随着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在应用规模、开发成本、使用效率等方面实现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因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纷纷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抢占未来能源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光伏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国际气候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亦做出气候承诺,“碳中和”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根据IEA出具的研究报告,以2050年全球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进行预测,届时光伏发电量约为23469GW,占全球各类能源发电总量的比例在35%左右。

根据IRENA的预测,2030年度和2050年度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分别达到270GW和372GW,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分别达到2840GW和8519GW,2019年度至2050年度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8.9%。

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提升将为光伏逆变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预测,2021—2025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的累计出货量预计接近1TW,累计市场规模约5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16亿元)。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和日本预计将成前五大光伏逆变器市场,约占全球光伏逆变器总出货量的一半。

押注新赛道,挺进新蓝海。资料显示,首航新能自早期便专注于户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的研发,并紧跟市场发展趋势,逐步构建起全面的储能产品版图。

2022年,首航新能进一步加速储能产品的发展,发布了“智能户用光储一体机PowerAll”,以精湛的技术和先进的解决方案为光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3年,首航新能推出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PowerMagic及集中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PowerMaster,成功实现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户用、工商业及大型地面电站场景的全覆盖。

随着碳中和推进,储能市场呈现增长趋势。据德邦证券2024年8月29日发布的《逆变器:与光伏展翼,同储能齐飞》,在碳中和的趋势下,全国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在2022年,按新增装机容量计的全球储能市场规模达至69千兆瓦时,并预计全球储能市场新增装机容量将以5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于2027年将进一步增至652.4千兆瓦时。

在光伏和储能的双轮驱动下,逆变器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作为逆变器行业的主要“玩家”之一,首航新能凭借独特的创新能力和差异化发展战略,有望在行业发展的浪潮中充分受益,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和业绩腾飞。

全球化布局走在行业前列,助力盈利能力提升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自成立初期,首航新能便高瞻远瞩地作出“立足国内,布局海外”的战略决策,这一明智之举成为其在全球化布局中走在行业前列的关键因素。

2014年,刚成立一年的首航新能便与波兰公司CORAB建立合作并逐步拓展欧洲市场其他区域,2016年、2018年又陆续与意大利公司ZCS、德国公司REFU建立合作关系,提高在欧洲光伏的市场份额,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以敏锐的嗅觉洞察市场风向,把握行业发展先机。2019年起,随着国内光伏补贴退坡,欧盟“双反”措施到期以及全球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进一步推进实施,光伏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光伏发电领域逐步完成从补贴驱动至市场驱动的转变,市场规模快速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Snapshot of Global PV Markets 2023》报告显示,2020—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45GW、175GW、240GW,复合增长率达29%。其中,欧盟市场2020—2022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19.60GW、26.80GW、38.70GW,复合增长率达41%,呈现出迅猛的增长态势。

首航新能及时抓住这一行业发展机遇,对于产品进行全面升级,推出新一代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产品,不断完善产品谱系,同时大力发力国际光储市场,奋力开拓海外市场。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凭借强劲的产品竞争力,2018—2019年首航新能分别与波兰公司EnergyNAT、SOLTEC和Hymon建立合作关系,另外于2018年与巴西公司ILUMISOL建立合作关系、2020年与捷克公司MV Technology建立合作关系,2021年与德国公司Effekta、瑞士公司Vögelin建立合作关系,2022年与法国公司SYSTOSOLAR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首航新能逐步打开海外市场,成功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品牌的力量。

如今,境外销售已经成为首航新能的关键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21—2024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首航新能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16.00亿元、39.93亿元、28.23亿元、12.2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01%、89.61%、75.57%、83.19%,欧洲地区是首航新能产品最主要的市场,为其营收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率先布局海外市场,无疑成为首航新能手中一把破局的“利刃”。根据Wood Mackenzie统计显示,2022年度根据出货量排名的全球前十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86%,其中华为和阳光电源(300274.SZ)在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均具有相对较高的市场份额,2022年合计约达52%。

而仅成立十余年的首航新能,也快速成长为行业内主要“玩家”之一,2022年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位列第十位,市场占有率约为3%。在意大利、波兰、印度等国家,首航新能市场份额较高,展现出强大的竞争优势。

从毛利率来看,出海战略成效显著。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首航新能并网逆变器的毛利率分别为29.95%、35.29%、29.14%、33.86%,储能逆变器的毛利率分别为52.82%、47.28%、48.90%、48.06%。

这主要是因为境外销售的毛利率高于境内。以并网逆变器为例,报告期各期,首航新能境外销售的毛利率分别为32.55%、38.90%、44.59%、39.94%,而境内销售的毛利率分别为12.30%、20.50%、6.64%、16.41%。

目前,首航新能的业务已广泛覆盖欧洲、亚太地区等主要光伏市场,未来还将继续开拓拉美、中东及非洲地区等新兴市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预测,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70GW,累计装机量将达到2840GW,为光伏逆变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首航新能定位新兴市场,有望凭借核心技术、产品优势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构建零碳时代贡献力量。

重研发构筑护城河,优质客户资源助力长期稳健增长

在中国制造出海的浪潮中,首航新能勇立潮头,凭借独到的市场布局和敢闯敢干的精神,成为光伏逆变器行业的领头羊之一,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然而,通往胜利的道路从无坦途。首航新能的成功背后,也曾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从最初蹒跚起步,到前期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初步掌握光伏逆变器核心技术及生产制造工艺,在到产品全面升级并推出新一代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产品,逐步发展壮大,并成长为行业的标杆典范,这一路充满了挑战与困难,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才形成了如今完善的产品谱系,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护城河。

这一切,都与首航新能对研发创新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自成立以来,首航新能就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理念,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持续创新机制。报告期各期,首航新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94亿元、1.93亿元、3.08亿元、1.54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16%、4.32%、8.24%、10.47%,自2023年以来持续高于可比公司均值,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也为首航新能带来了丰硕的创新成果。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1月20日,首航新能及其下属企业拥有28项核心技术、102项发明专利、94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外观设计专利和80项软件著作权,这些知识产权成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凭借过硬的创新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首航新能的产品才能在欧洲、亚太、南美、中东及非洲等多个地区赢得众多优质客户的青睐,而这些优质客户也将为首航新能的业绩提供保障,助力该公司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豪情满怀。站上新的起点,首航新能仍将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以新作为推动新跨越,力图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始终走在前列。未来,该公司仍将着眼于提高生产能力与生产效率,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完善国内外营销服务体系,并有望在光伏和储能的双轮驱动下,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光彩,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并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晚买1天贵十几万,豪车税大调整... 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新规自7月20日起执行。其中提到,...
焦点访谈丨中介“做局”、银行放...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
益丰新材:IPO前低价转股,代... 近日,光学新材料领域的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丰新材”)提交招股书,公司上市前突击进行股权转...
原创 黄... 2025年7月11日深夜,华尔街如同被骤然拉响的警报,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骤然打响,其剧烈程度,令...
电力工程投资高增 GIL等细分... 财联社7月20日讯(记者 王萧)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年初公布2025年投资计划,前者年度投资将首次超过...
资源型地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补齐民生短板、治理生态环境等任...
4栋大平层、14栋叠拼!华润玺... 在西安,占据一线河景的地块,已经成为豪宅重点分布区域。 已经交付的自然界河山、源邸壹号,今年热销盘招...
2025年中国血红蛋白仪行业重...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2024年中国血红蛋白仪市场规模达46.09亿元(人民币),全球血红蛋白仪市场...
快递服务收费计重“向上取整”,... 近日,媒体反映部分快递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存在揽收快件收费计重“向上取整”的情况。国家邮政局高度...
托普云农涨7.06%,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8日,托普云农涨7.06%,成交额4.48亿元,换手率21.25%...
每周股票复盘:中微公司(688...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中微公司(688012)报收于182.25元,较上周的184.37元下...
美媒担忧:特朗普一顿操作,加速...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特朗普是否加速了‘龙象共舞’?”7月19日,彭博社以此为题刊文,给出肯定...
每周股票复盘:浙能电力(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浙能电力(600023)报收于5.14元,较上周的5.13元上涨0.1...
每周股票复盘:山东黄金(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山东黄金(600547)报收于30.95元,较上周的31.14元下跌0...
每周股票复盘:三峡能源(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三峡能源(600905)报收于4.3元,较上周的4.33元下跌0.69...
每周股票复盘:招商银行(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招商银行(600036)报收于45.05元,较上周的45.64元下跌1...
每周股票复盘:恒生电子(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恒生电子(600570)报收于33.68元,较上周的34.52元下跌2...
深圳楼市,即将甩出一个王炸 深圳楼市即将迎来新局面,宅地新局有望破解市场筑底困境。 “地王”竞赛 王炸地块,终究还是向市场低了头...
宁波这个地方,业主吐槽200万... 随着目前楼市行情的下跌,许多曾经的“楼市传奇”都渐渐跌落了神坛。要摇号的豪宅开始降价,炙手可热的红盘...
估值筑底,外卖大战助推,恒生互... 7月18日,恒生指数午盘上扬0.73%,恒生科技指数攀升0.76%,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走强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