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前首富,造假太拼了
创始人
2025-03-05 19:35:17
0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1994年,《福布斯》出了第一份中国内地亿万富豪榜,四川刘永好是首富,张宏伟排在第二,也成了公认的“东北首富”。

30年后,这两人的境遇完全不同,刘永好还出现在总理座谈会上,而张宏伟呢,被证监会狠狠批评,原因就是大家都很痛恨的财务造假。

证监会的通报说,“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阶段性调查有了进展,“东方集团2020年-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一旦查实,东方集团退市板上钉钉,证监会也要“让造假者付出惨痛代价”。

东方集团的大老板就是张宏伟,他在中国商界,算得上是大哥级人物。

他怎么发的家呢?

早在1978年,25岁的张宏伟带着50个农民兄弟,揣着700块钱从黑龙江农村去了哈尔滨,他搞了个建筑队,张宏伟是个狠人,没几年愣是让建筑队出了圈,创造了7天盖一层楼的“东方速度”,虽然比不上深圳,但也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

东北太认这个了,这下张宏伟就火了,各种业务手拿把攥。

1993年,东方集团就上市了,这是黑龙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那会儿马云还在当英语老师,马化腾刚上初中,泰康陈东升、复星郭广昌这些92派,才刚刚起步。

然后啊,他的商业版图开始不断扩充了:

  • 搞金融,民生银行之外,还投资新华保险、参股民族证券、美国亚联银行等;
  • 搞矿产,金、银、铜、铁,都有自己的矿山;
  • 搞能源,旗下联合能源集团的石油天然气,权益遍及巴基斯坦、阿联酋、伊拉克、埃及;
  • 搞房地产,在北京青龙湖有大片开发区域,还开发了酒店、写字楼等;
  • 搞港口,曾实控锦州港,现在仍是锦州港重要股东;
  • 搞粮食,做玉米、小麦和五常大米的生意。

资本大佬张宏伟,在资本市场上也形成了自己的“东方系”,一度控制了四家上市公司。

按说他这些生意,很多都是基础产业,算是稳健性的,那他为啥被证监会给查了呢?

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去年6月,东方集团暴雷了。

东方集团货币资金的65.6%,大约16.4亿存款,取不出来了。

钱存在东方集团财务公司,天眼查显示,东方集团持有财务公司30%股份,剩下70%都在张宏伟旗下公司。

钱去哪了呢?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吧,把上市公司的钱存到自家的财务公司里,然后这些存款又突然“消失”的事太多了,这里很多钱其实都借给了大股东,成了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一条暗道,东方集团是不是也这样呢?这要等官方的调查结果了。

第二件事是东方集团就被债权人申请重整了。

这是更有意思了,东方集团欠了人家75.23万工程款,对,就是70多万,要账不还,结果就被人家申请重整了。

数额不大,但法院也不惯着,一个月之后,就启动了对东方集团的预重整。

没多久呢,证监会也开始调查他们,然后最近出了个结果。

大家这才知道,这么大的公司,最近4年居然都在搞财务造假。

他们主要用了三招:

第一招是空气卖粮。

啥意思呢?虚构了37亿大豆交易,购销合同都是假的,感觉是把自己手里的大豆来回倒卖了5、6遍。

还有像锦州港,货物吞吐量按说很清晰,他们都能造假86亿,都是人才啊。

第二招是利润变脸。

虚增利润300%,硬生生把亏损57亿P成了盈利42亿。

最绝的是第三招,“债务消失术”。

真实负债率是82%,结果愣是改成55%。

疯狂造假为了啥呢?

一是为了高股价,二是为了跟银行要贷款。

造假被披露,投资者是最惨的,因为这几年,股价都在大跌,去年高点到现在已经腰斩了,但大家不理解的是,这期间张老板反倒给自己大幅加薪20%,这不就是拼命要把公司的钱往自己口袋里装吗?

东方集团的债务人也很傻眼,因为接下来的调查显示,当初东方集团从股市里募资80多亿,放在专户里,后来呢,公司拿走了其中的6.3亿,现在也还不上了。

本来账上能动的现金就不多,只有九千多万,现在东方集团被人起诉要还70亿,银行贷款还有200多亿,现在又有23亿被人借走不还了,即便破产清算,也是血亏了。

债务问题暴露之后,张宏伟还发了一个承诺函,说要填窟窿,自己会处置旗下资产来筹钱,包括联合能源、UEP风能股权等资产,能处置的处置,来保证东方集团在财务公司的资金安全性。

当时承诺3-6个月内完成。

结果承诺到期了,完全没有兑现,为此宏伟还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这些问题还没解决,一个新问题又来了:

重整遇到麻烦了,因为被财务造假的事儿,“存在不符合重整条件的风险”。

那您就奇怪了,这么大公司为啥会走到这一步呢?

要说也很简单,因为张老板是带头大哥,前期太顺利,后来信心爆棚,同时开展的大项目有五六个,每个都是大投入,那肯定要加杠杆借钱啊,结果呢,金融、房地产下滑得厉害,再加上经营不利,债务炸弹就把公司炸的四分五裂了。

一个持续了40多年的公司,一个拿到各种红利的公司,最后被债务击倒了,但最后捅上一刀的,还是自己人,财务造假、巨额资金出借不还,都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稻草。

最惨的是那12.9万股民,怕是要血亏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消费挑大梁,投资遇瓶颈?下半年... 当 2025 年的时钟悄然走过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5.3% 的上半年 GDP ...
印度网友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 最近,有个印度网友在国外一个知名论坛里疑惑地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让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大大称赞?...
【“链”通世界】中国成为全球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田媛媛):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国际在线记者...
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态势持续向好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5餐饮业食品安全...
降价奏效,巴宝莉业绩比古驰还乐... 尽管全球高端消费萎靡不振,奢侈品牌普遍吃西北风,陷入困境多年的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巴宝莉却意...
原创 陕... 光伏行业的寒冬仍在持续,但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 7月14日,光伏巨头隆基绿能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预...
这家国有船东要订造油轮 据Trend新闻社援引其国有母公司能源集团 KazMunayGas的声明称:“公司还计划通过新增阿芙...
晚买1天贵十几万,豪车税大调整... 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新规自7月20日起执行。其中提到,...
焦点访谈丨中介“做局”、银行放...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
益丰新材:IPO前低价转股,代... 近日,光学新材料领域的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丰新材”)提交招股书,公司上市前突击进行股权转...
原创 黄... 2025年7月11日深夜,华尔街如同被骤然拉响的警报,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骤然打响,其剧烈程度,令...
电力工程投资高增 GIL等细分... 财联社7月20日讯(记者 王萧)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年初公布2025年投资计划,前者年度投资将首次超过...
资源型地区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补齐民生短板、治理生态环境等任...
4栋大平层、14栋叠拼!华润玺... 在西安,占据一线河景的地块,已经成为豪宅重点分布区域。 已经交付的自然界河山、源邸壹号,今年热销盘招...
2025年中国血红蛋白仪行业重...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2024年中国血红蛋白仪市场规模达46.09亿元(人民币),全球血红蛋白仪市场...
快递服务收费计重“向上取整”,... 近日,媒体反映部分快递企业向消费者提供服务时,存在揽收快件收费计重“向上取整”的情况。国家邮政局高度...
托普云农涨7.06%,成交额4...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7月18日,托普云农涨7.06%,成交额4.48亿元,换手率21.25%...
每周股票复盘:中微公司(688...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中微公司(688012)报收于182.25元,较上周的184.37元下...
美媒担忧:特朗普一顿操作,加速...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特朗普是否加速了‘龙象共舞’?”7月19日,彭博社以此为题刊文,给出肯定...
每周股票复盘:浙能电力(600... 截至2025年7月18日收盘,浙能电力(600023)报收于5.14元,较上周的5.13元上涨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