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现在120万的房子还能值多少?3大趋势已经告诉你答案
创始人
2025-03-05 07:55:41
0

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的尾声。经历连续多年的销售下滑、房企债务出清和政策密集落地后,一套当前价值120万的房子,5年后究竟是资产增值的保障,还是财富缩水的陷阱?

答案藏在三大不可逆的趋势中:政策主导的市场分化、供需关系的根本逆转,以及房地产金融属性的持续弱化。我们用数据拆解这些趋势,揭示未来房价的真实走向。

趋势一:政策主导下的市场分化——核心城市“托底”,非核心城市“挤泡沫”

政策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变量。2024年四季度以来,城中村改造货币化、专项债收储商品房、“白名单”保交楼等政策密集出台,但这些政策的利好集中在高能级城市和核心地段。例如:

一线城市政策红利最显著:2025年一线城市预计新增保障性住房贷款1800-2400亿元,同时通过专项债收储存量商品房,拉动核心区域去库存0.25-0.5亿平方米。这类政策直接支撑核心区房价,预计2025年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2.5%。

三四线城市面临“政策真空”:以榆林为例,若产业转型滞后,人口外流将导致老旧城区房价年均下跌3%-5%。这类城市缺乏专项债和改造计划支持,2025年库存去化周期可能延长至30个月以上。

数据印证:

202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预计同比下跌4%,但一线城市现房销售增速可达15%;

2024年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已环比连续3个月回升,而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5万套。

结论:5年后,120万的一线城市核心房产可能增值至150万以上(年均3%-5%涨幅),而三四线非核心房产可能缩水至90万以下(年均5%-8%跌幅)。

趋势二:供需逆转——从“抢房潮”到“买方市场”

供需关系已发生根本性逆转:

供给过剩:全国现有住房足够30亿人居住,每年新增1000万套商品房,而城镇化率已达66.2%,新增购房需求锐减;

需求萎缩:90后购房群体中,40%选择“按需购房”而非投资,叠加老龄化加速,继承房产成为主流选择。

数据拆解:

2025年全国商品房库销比(库存/销售比)将从2024年的历史高位逐步回落,但主要依赖政策收储,而非真实需求增长;

2024年土地购置费同比下跌8.7%,房企拿地能力持续收缩,但土地市场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土拍溢价率回升至10%,三四线城市流拍率超30%。

案例对比:

鄂尔多斯:人均GDP高但人口密度低,房价长期横盘,2024年核心区房价仅7000元/㎡;

西安:2025年土地收储专项债规模达2500亿,推动高新片区房价年均上涨4%。

结论:5年后,供需矛盾最尖锐的三四线城市,120万房产可能因无人接盘而跌至70万;而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供需平衡支撑房价稳中有升。

趋势三:金融属性弱化——从“投资品”回归“居住品”

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正在被政策剥离:

房产税试点加速:2025年可能扩大试点范围,持有成本上升挤压投资需求;

租金回报率持续走低: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已降至1.5%-2%,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政策导向明确:“房住不炒”下,2025年房企融资“白名单”重点支持保交楼,而非扩张拿地。

数据验证:

#春季图文激励计划#2024年个人房贷利率降至3.09%,但居民新增贷款同比减少23%,表明购房意愿低迷;

2025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减少8000亿元,但流动性改善主要依赖政策输血,而非市场自发恢复。

投资对比:

持有120万房产:若年均涨幅3%,5年后价值139万,扣除税费后净收益约10万;

持有120万存款:按4%复利计算,5年后价值146万,无持有成本且流动性更高。

结论:5年后,房产作为投资品的性价比已低于存款,仅有自住需求能支撑其价值。

终极答案:120万房产的三种命运

一线城市核心地段:年均涨幅3%-5%,5年后价值139万-153万;

二线城市新兴板块:年均涨幅1%-3%,5年后价值126万-139万;

三四线非核心区域:年均跌幅5%-8%,5年后价值70万-85万。

关键变量:

政策:房产税、保障房供应等政策可能进一步压制房价;

人口:高技能人才流入的城市(如榆林科创新城)可能逆势上涨;

利率:若存款利率持续下调,房产的相对价值可能回升。

房子的本质是“住”,不是“赌”

5年后,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已从“暴涨神话”转向“居住价值”。120万的房子能否保值,不取决于市场周期,而取决于它是否匹配真实居住需求。

正如住建部2024年定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但绝非重回高增长”。理性购房,量力而行,才是应对变局的最优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茅台觉醒了!要在各省设立联营公... 茅台又炸场了!这次不是偷偷涨价,也不是扩产刷屏,而是要把各省经销商绑上“联营战车”——下个月起,各省...
和讯投顾徐梦婧:市场震荡加剧,... 今天大盘的走势确实让人印象深刻,震荡幅度之大,简直让人坐立不安。今天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交割日行情,创业...
全球加密货币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财联社7月19日讯(编辑 周子意)随着美国近日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资产立法后,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
二季报密集披露 知名基金积极调... 本报记者 刘庆华 公募基金二季报密集披露中,权益基金的调仓与基金经理后市展望等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截至...
联合国高官:美关税战或引发“级... 参考消息网7月19日报道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7月16日报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
有人0.5元买了3杯饮料 “0... 7月19日,洛阳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相继发布倡议书,呼吁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美...
亲子游去四川旅游五天怎么玩?带... 四川,是造物主偏爱的秘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流淌着自然的奇迹与人文的厚重。九寨沟的海子是大地的调色盘...
押注智能制造和AI,平均回报1... 青年投资人正成为驱动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们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投资逻辑,精准捕捉...
消费挑大梁,投资遇瓶颈?下半年... 当 2025 年的时钟悄然走过半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5.3% 的上半年 GDP ...
印度网友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 最近,有个印度网友在国外一个知名论坛里疑惑地问:“为啥中国的AI发展让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大大称赞?...
【“链”通世界】中国成为全球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田媛媛):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期间,国际在线记者...
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态势持续向好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5餐饮业食品安全...
降价奏效,巴宝莉业绩比古驰还乐... 尽管全球高端消费萎靡不振,奢侈品牌普遍吃西北风,陷入困境多年的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巴宝莉却意...
原创 陕... 光伏行业的寒冬仍在持续,但最冷的时候已经过去。 7月14日,光伏巨头隆基绿能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告,预...
这家国有船东要订造油轮 据Trend新闻社援引其国有母公司能源集团 KazMunayGas的声明称:“公司还计划通过新增阿芙...
晚买1天贵十几万,豪车税大调整... 7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新规自7月20日起执行。其中提到,...
焦点访谈丨中介“做局”、银行放...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不法金融中介乱象随之引发关注,尤其是一种叫“包装贷”的骗贷套路,危害...
益丰新材:IPO前低价转股,代... 近日,光学新材料领域的益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丰新材”)提交招股书,公司上市前突击进行股权转...
原创 黄... 2025年7月11日深夜,华尔街如同被骤然拉响的警报,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役骤然打响,其剧烈程度,令...
电力工程投资高增 GIL等细分... 财联社7月20日讯(记者 王萧)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年初公布2025年投资计划,前者年度投资将首次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