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否认退出信用卡业务 外资银行发卡或收缩或调整
创始人
2024-11-30 01:25:57
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在华的信用卡业务,正在成为外资银行的烫手山芋。

11月29日,有消息称汇丰银行将退出在华信用卡业务,该行已停止发行新卡,同时设法缩减提供给大部分中国境内客户的服务。

对此,汇丰银行(中国)发言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行没有退出内地信用卡服务的计划,如常提供包括新卡申请受理在内的各项服务。

尽管矢口否认,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4年6月以来,汇丰中国停发了共7款信用卡产品,并对产品线进行整合,目前仅保留了“汇丰中国信用卡”一款产品。

此前,汇丰收购花旗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时,并未收购后者的信用卡业务。花旗被迫找到另一买家,且仅成功转让了应收账款权利部分。

纵观外资银行的前20年,经历了联合发卡时期的踌躇满志、独立发卡时期的意气风发、缩减发卡业务时的黯然失色。

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外资银行信用卡在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是外资银行的管理制度无法适应彼时“高举高打”的国内市场风格。本次汇丰中国虽并未正式退出信用卡业务,但正在将其收缩为对特定类型客户提供的服务。未来该行可能的动作是,剥离在该行没有其他个人业务的信用卡客户,以及剔除信用卡已到期的客户。

汇丰中国年内停发多款信用卡

据汇丰中国官网注意到,今年5月以来,该行已发布三条调整信用卡产品公告,涉及7款信用卡产品的停发。

分别为,6月,汇丰中国停止了汇丰东航联名信用卡、汇丰东航旅行联名信用卡的发行;8月,停止汇丰生活信用卡、汇丰旅行信用卡的发行;9月末起,停止汇丰卓越理财信用卡、汇丰丰聚旅行信用卡、汇丰丰聚信用卡的发行。

汇丰中国公告称,已持有相关产品的客户仍可正常使用该卡至卡片有效期结束。上述产品停发后,该行所有渠道均不再支持相关卡种的新申请。卡片有效期结束前毁损补卡、挂失补卡业务可正常受理。卡片到期后续安排请留意该行短信通知。

截至11月29日,汇丰中国官网的“全部信用卡产品”一栏,仅保留了汇丰中国信用卡一款“独苗”产品,该产品系原汇丰卓越理财旅行信用卡。

21世纪经济报告记者从接近汇丰中国人士了解到,该行将原旅行系列等信用卡进行整合,成为目前唯一保留的汇丰中国信用卡,该行近期已不再推出新款信用卡。

并未收购花旗中国信用卡业务

2024年6月,汇丰中国收购花旗银行在中国内地的个人财富管理业务。该行认为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外资银行财富管理赛道的竞争优势。

然而,尽管是一项颇具特色的个人业务,花旗中国的信用卡业务没有引发汇丰中国的兴趣,并未得到后者的收购。

而后,花旗中国最终找到了另一买家——富邦华一银行,转让了该行个人银行信用卡还款服务停止后仍未结清的信用卡分期还款余额或欠款款项(即应收账款债券部分)。

横向比较来看,过去一年,花旗已宣布退出亚洲、欧洲、中东和墨西哥等14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其中大部分地区是将信用卡业务打包出售,但在中国内地则拆分成个人财富管理、信用卡、房贷等业务单独转让。

资深信用卡专家董铮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信用卡业务需要规模效应,要满足较大的发卡规模、足够多的交易和投资余额、足够低的风险等条件有才能带来盈利。由于外资银行的信用卡规模与中资银行有着数量级的差距。若大中型银行收购花旗中国信用卡,将面临着较高的客户重叠率;而中小型银行若要收购也要考虑地域限制和品牌对等。

他认为,汇丰中国的个人银行业务在正常运营,该行并未采用直接关停信用卡业务的方式,将其收缩为仅对该行特定类型客户提供的服务。未来该行可能的动作是,剥离在该行没有其他个人业务的信用卡客户,以及剔除信用卡已到期的客户。

外资银行信用卡为何水土不服

时间回到20年前,外资银行也曾享受到中国信用卡迅速增长的红利时代。

早在2004年,浦发银行与花旗银行合作发行了首张由外资银行参与管理和技术合作的、在全国发行的双币种信用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信用卡”。发行仪式上双方的合影显得意气风发,一时引得业内人士欣羡。

汇丰不遑多让,不仅在2004年成为了交通银行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双方合作成立了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还在2005年联手发行了“交通银行太平洋双币信用卡”。发行仪式上亦颇为隆重,北京市、人民银行、原银监会、交通银行、汇丰银行等各方领导均出席了仪式。

此外,恒生银行也在当时携手兴业银行发行了带有“恒生图形及文字标识”的兴业信用卡。

时间来到2012年,多家外资银行踌躇满志,开始申请独立发卡的相关资质。

2012年,花旗银行(中国)发布公告称,该行将在中国发行花旗品牌信用卡。花旗成为首家在中国单独发行信用卡的外资银行。此后,南洋商业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相继拿到了独立发行信用卡的相关资质。而汇丰银行(中国)于2016年宣布在内地正式首次推出独立品牌信用卡,借此涉足消费金融领域。

董铮向记者分析称,由于花旗等外资银行的风控水平在当时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期初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过去十年,中资银行采取了“高举高打”即高品质、高权益、高额度的策略,而外资银行受限于一些国外管理制度,出现了“水土不服”,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这一特点,因此生存空间日趋狭窄。

此外,持续收缩竞争激烈的国内信用卡市场也使得外资行的份额被进一步挤压。

截至目前,渣打银行(中国)于2022年1月关闭了信用卡网上申请渠道,并在同年2月宣布暂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请。

花旗银行(中国)于今年5月正式停用个人信用卡交易功能,并于7月6日起逐步调整/停止各信用卡相关服务渠道,终止所有尚未注销的花旗中国个人信用卡账户。

据央行发布数据,截至2024年6月二季度末,我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49亿张,环比下降1.53%,即环比减少1160万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股逆市向上,银行ETF南方... 截至2025年10月23日 09:50,银行ETF南方(512700)上涨1.13%,冲击四连阳,成...
AI音乐的“野蛮”时代,要结束... 文|音乐先声 最近,AI音乐圈大事不断。 10月20日消息,AI 音乐创业公司 Suno 正在谈判...
SOS 1秒接通 ,不含排队时... 每经编辑|杜宇 针对近期网传 “小米汽车SOS 1秒接通 ,不含排队时间”等相关内容,小米汽车副总...
燕京啤酒三季度打赢价值战,“百...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2025年的啤酒行业,正上演“存量博弈”的残酷竞赛。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风格高低切换助力消费!消费ET... 今日(10.23),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大消费小幅回调,消费ETF(159928)微跌0.36%,盘中...
柠檬的无限游戏:如何在红海品类... 出品/茶咖观察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新茶饮行业正进入一个“去风口化”的阶段。 几年前,一批品牌靠...
智飞生物:10月22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智飞生物(300122)融资买入3397.26万元,融资偿还4110.5...
乐凯胶片:10月22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乐凯胶片(600135)融资买入521.11万元,融资偿还1251.89...
*ST元成10月22日大宗交易... *ST元成10月22日大宗交易平台出现一笔成交,成交量39.76万股,成交金额43.74万元,大宗交...
张伊娜:上海前三季度消费回暖增...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10月22日,上海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从消费板块指...
原创 炒... 发现一个现象没?以前大家一开口就问 “这房子明年能涨多少”,现在更关心 “一个月能租多少钱,一年能回...
近五年业绩如坐“过山车” 伟思... 《科创板日报》10月23日讯(记者 史士云)10月22日晚间,伟思医疗(688580.SH)披露了第...
马云反攻张一鸣,阿里AI火力全... 转载自《大佬说 》 作者 | 李响 阿里已经瞄准方向,随时准备出击。 出品 | 大佬说 ...
金融机构走进腾讯“梧桐”系列公...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10月22日,香蜜湖财富管理周专场活动·“走进腾讯 金融向善”...
原创 就... 就在昨天,国际黄金市场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暴跌。 现货黄金一度暴跌超6%,最低跌破4100美元/盎司...
从云端到地面:爱奇艺造乐园的跨... 当扬州京杭大运河畔的爱奇艺主题乐园进入试运营阶段,这个以影视IP为核心的线下娱乐空间,标志着长视频平...
21评论丨如何看待本轮黄金下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评论员 吴金铎 当前大类资产中最拥挤的黄金交易迎来12年来最大单日回调。...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发文称收费进... 10月21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个人账号发文称:“为了方便企业家学习、正在规划方案!哪个企...
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 证券之星消息,10月22日南向资金减持1084.7万股中信金融资产(02799.HK)。近5个交易日...
中国联通 2025 年前三季度...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中国联通今日发布了 2025 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及经营指标,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