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窗期不再!险企发债升温,票面利率却一降再降?
北京商报
2023-06-06 21:10:40
0

原标题:空窗期不再!险企发债升温,票面利率却一降再降?

曾在长达7个月时间里淡出视野的资本补充债券,如今又在险企中活跃起来。6月5日,中国人保公告称,已完成发行12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不止中国人保,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险企发债需求持续释放,截至6月6日,已有包括中国人保在内的7家保险公司共发行总额368亿元的资本补充债。

从发债规模来看,年初至今已经远超2022年全年的211.5亿元,不过仍远低于2020年的发债高峰期。不可“同日而语”的还有债券票面利率,不同于几年前常见的5%、6%甚至更高,2023年以来债券票面利率出现了难以超过4%这一情况。险企发债规模缘何“飘忽不定”?债券票面利率的变化趋势又与何种因素相挂钩?

险企发债热情“回归”

险企早已不再单单依赖股东直接出资进行“补血”,发行债券已成为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

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大、交易灵活是资本补充债券的特色。“总体而言,险企的企业债在所有的金融债中,其具有评级较高、收益比较稳定等特点,深受资本市场欢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宁威介绍。

6月5日,中国人保公告称,经原银保监会和央行批准,公司于6月1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并于6月5日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为120亿元,品种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首5年票面利率为3.29%,在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以来,保险公司发债需求持续释放,险企发债长达7个月的空窗期宣告结束。中国货币网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包括中国人保在内的7家险企共发行368亿元资本补充债。

针对今年以来险企在资本补充需求层面释放的信号,深圳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执行院长王兆江分析表示,一方面是保险业务扩张,投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后,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滑,需要发债补充资本金。

保险公司资本补充诉求愈加强烈离不开面临的偿付能力压力。有行业数据显示,有大量保险公司在2023年一季度偿付能力较2022年四季度有所下降。157家公司中,共有100家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环比下滑,97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降。

而发债是险企补充资本、提升偿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据了解,多家险企表示,发债将用于补充资本,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其中,中国人保表示,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补充公司资本,增强公司偿付能力,为公司业务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从险企发债规模来看,今年截至目前的368亿元已经远超2022年全年的211.5亿元。不过,近年来险企发债规模呈下降态势,能否升温至2020年前后的规模还有待时间观察。北京商报记者此前统计发现,2020年险企资本补充债券发行规模达78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年开始有所减少,发债总额降至539亿元。

发债成本优势“尽显”

票面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证券发行人的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对于市场而言,险企发债的债券票面利率备受关注。

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每一年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它在数额上等于债券每年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总额与债券总面值相除的百分比。

今年以来,从各家险企发展结果来看,债券票面利率超过4%的仅有利安人寿一家险企,根据该公司发布的2023年资本补充债券(第一期)发行结果公告显示,实际发行总额10亿元,票面利率为4.6%。农银人寿、人保寿险、太保产险在内的险企则债券票面利率则均位于3%-4%之间。

放眼行业近年来债券票面利率情况,逐渐下行成为大趋势。2016年前后,根据险企发债情况,多数险企票面利率集中在3%-6%之间,有险企债券的发行利率达6.5%。到了2020年前后,债券票面利率整体有所降低,3%-5%居多,5%以上已较为少见。

对于险企的债券票面利率近年来整体有所下降的原因,王兆江表示,险企债券票面利率的定价以市场利率为基准,随着市场利率下行,险企债券的利率也会下降,下降趋势主要跟随市场无风险利率变化趋势。

对于票面利率下降这一情况,宁威表示,不止我国,全球的资本市场都进入了低利率时期,这也反映在债券的息票率上,即出现逐年降低的情况。不过,从全球视角来看,这一现象比较正常。

发债利率呈下行趋势,意味着发债成本也在降低。业内有观点认为,险企现在的发债成本有一定优势,可能会有动力赎回旧债,发行新债。在王兆江看来,这一观点符合逻辑,以低利率债置换高利率债可以降低险企的偿债成本。

宁威也表示,随着未来债券市场利率的不断下降,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而言,保险公司有一定的动力去赎回之前的旧债来发行新债。在基于有较好信用状态的前提下,险企的发债成本有一定的优势。

“险企现在的发债成本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可能会有动力赎回旧债,发行新债。”同时,经济学家宋清辉也表示,但对于中小险企来讲,其发债的成本或许依然相对较高。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胡永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融监管总局:一季度普惠小微贷... 5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
邮储银行济宁分行开展防范经济犯... 大众网记者 刘迪 通讯员 牛牧婷 济宁报道 5月15日,是打击与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和全国投资者保护宣...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外卖平... 经观要闻 经济观察网讯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5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企业。...
总决赛-翟晓川关键2罚定胜 北...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5月17日消息,2024-25赛季CBA总决赛第5场在杭州展开角逐。终场前1...
以岭药业涨超5% 抗衰老产品八... 5月16日,A股指数震荡调整,而中药板块表现却很强劲,中药龙头以岭药业以5.55%的收盘涨幅高居板块...
刚刚,美国失去最后一个AAA评... 周五(5月16日)美股收盘后,穆迪评级公司(Moody’s Ratings)宣布将美国的信用评级从最...
鑫元基金:构建立体化投教体系 ... 央广网北京5月16日消息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投资者教育与保护已成...
超额认购317倍,这家“初代网... 5月16日,有着“初代网红”餐厅之称的绿茶集团终于圆了上市梦。 当天,绿茶集团正式登陆港股市场,但其...
罗平小黄姜出口持续增长 在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的小黄姜产业正加速“走出去”。2024年,罗...
服务北京全球高端专业服务机构平... 北京市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打造全球高端专业服务的“北京高地”。由市委金融办牵头搭建的服务北京全球高...
刚刚!张坤卸任易方达高管,将专... 5月16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发布重要公告,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副总经理高级管理人员,未来...
豆粕:库存低位累库慢 2900... 【目前市场仍在交易国内供应压力,短期豆粕盘面偏弱震荡】5 月 16 日消息,大豆到港不断增加,预计后...
印度和日本向世贸组织通报保留对...   新华社日内瓦5月16日电(记者焦倩)印度和日本近日分别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由于美国的钢铝关税违反...
第34届哈洽会丨饶河县:开幕当... 八方宾朋汇冰城,共赴经贸新盛宴。5月17日,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哈洽会)在哈尔滨国际...
如何重构商业地产发展新路径?业... 在日前举办的2025观点购物中心暨零售消费峰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购物中心分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首席研...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短期...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5月17日,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开幕。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
高位回调10%!黄金见顶了吗?... 随着中美关税谈判缓和,避险情绪降温,金价进入高位盘整阶段。 近日,国际金价一度跌到接近3100美元/...
最新报告:LNG作为替代燃料可... 根据SEA-LNG针对MEPC 83会议后IMO净零排放框架的初步分析显示,相较于其他替代燃料,LN...
私募年内平均收益率达2.52%... 本报记者 昌校宇 今年以来,私募证券基金业绩整体表现亮眼。 据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30日...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如何... 好评机制直接关联订单分配等关键权益,有利于优化服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个差评需几十个好评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