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焦点
1. 100亿元!重庆设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基金
2. 新西兰T&G Global发布高端苹果新品种Joli
3. 四川首个生猪母本新品种“天府黑猪”问世
4. 越南无核荔枝首年上市,零售价超240元/公斤
5. 网易味央养猪业务遇困境,相关公司被冻结 1.2 亿元股权
6. 山东成立首家区域性现代农科创新中心
7. 美国宣布培养下一代农业专业人才计划
8. 大连获颁全国首个“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
1. 100亿元!重庆设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基金
重庆在2000亿产业投资母基金的运作体系下,设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基金(以下简称产业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基金重点围绕粮油、肉蛋奶、果蔬、休闲食品、预制菜、火锅食材、中药材7大产业领域,采取“直投+子基金”模式进行运作。其中,重大项目一般采取直投模式,市场化项目一般采取联合区县出资方、市场化管理机构共同设立细分行业子基金的模式。 (来源:重庆日报)
近日新西兰T&G Global公司宣布推出高端苹果新品种Joli,将成为该公司包括爱妃(Envy)和爵士(Jazz)等品牌在内的高端苹果系列一员。据T&G Global介绍,Joli是一种产量高、果型大、味道浓郁且多汁的鲜红色苹果,其艳红的色泽和高产的特性对消费者和种植者颇具吸引力。该品种经历了十余年的研发培育,将于2028年起在全球市场上市。对于种植者来说,Joli的表现也很亮眼,不仅产量高,而且在新西兰的任何地区都可种植。其采收期在3月中旬至下旬,与爵士和爱妃苹果的供应期不发生冲突。(来源:国际果蔬)
“天府黑猪”仔猪
近日,四川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培育的新品种“天府黑猪”,正式获得“国审猪”新品种证书,开始面向全国大规模推广。
这是四川首个以本土地方猪遗传资源为主要育种素材培育的国审猪品种,由四川农业大学和邛崃市嘉林生态农场共同培育而成,融合了四川本地成华猪种和英国引进品种巴克夏猪的基因,是地道的“中英混血”。“天府黑猪”表现出极好的肉质特征:肌内脂肪含量达到3.67%,相较于不到2%的外种猪,烹饪时香味更浓;45分钟肌肉酸碱值6.41,比外种猪高0.6左右,肉质更加柔嫩可口;肌纤维更细,相较于外种猪口感更嫩、更易于咀嚼。(来源:四川在线)
越南清化省(Thanh Hoa)农业和农村发展厅表示,当地一家名为Ho Guom-Song Am Hi-tech Agriculture Co.公司向日本和英国出口了超过一吨无核荔枝,在海外市场的零售价高达80万越南盾/公斤。
此前,日本有少量无核荔枝在越南销售,价格高达500万越南盾/公斤。据介绍,无核荔枝由Ho Guom-Song Am公司与Nguyet An公社Ngoc Lac区农业遗传学研究所合作选育和测试,目前种植面积约30公顷,按照VietGAP和GlobalGAP标准进行种植。(来源:万果会)
5. 网易味央养猪业务遇困境,相关公司被冻结 1.2 亿元股权
6 月 12 日消息,网易旗下农业品牌味央近日遭遇了股权冻结危机,味央关联公司浙江味央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两则股权冻结信息,涉及金额达到 1.2 亿元。被执行企业是味央的核心企业,主要负责网易黑猪的养殖。据悉,味央的出栏量远低于行业龙头企业,每年只有几十万头,而上市猪肉企业每年都有千万头级别的产能。此外,网易味央曾与多个地方签约建设养殖项目,但至今没有落地。(来源:食材界)
6月21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胶东创新中心在烟台市挂牌成立。此举填补了山东省缺少区域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短板。该中心将优先布局建设海洋农业、食品营养与安全、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果业和生物安全等学科,首批建设胶东特色农业智能装备创新团队、胶东主要果树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等10个创新团队,引领支撑胶东现代农业走在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揭牌当天,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山东分中心和农业农村部-CABI(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山东分中心2个国家级平台同时成立。(来源:科技日报)
6月21日,美国农业部宣布向高等教育机构投资2.6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4亿元),以在全国培养下一代多样化的农业专业人才。该计划由拜登总统的《通胀削减法案》资助,该法案旨在降低美国家庭的成本,扩大来自各种背景和社区的生产者进入市场的机会,建设清洁能源经济,加强美国的供应链。
美国国家食品和农业研究所(NIFA)的“从学习到领导:培养下一代多样化的食品和农业专业人员计划”(NextGen)将使从纽约到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符合条件的机构能够建立和维持下一代食品、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科学劳动力。这包括通过加强教育支持、体验式学习和早期职业机会来加强美国农业部的劳动力队伍。符合条件的机构包括:1890赠地大学、1994部落学院、西班牙裔服务机构(HSI)、阿拉斯加原住民服务机构和夏威夷原住民服务机构以及位于岛屿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及其合作伙伴。(来源:国科农研院)
6月9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将“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牌匾授予大连,大连成为全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近年来,大连预制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大连生产预制菜的企业约900家,年产值1000亿元。大连市出台了《大连市加快打造万亿级海(农)产品预制菜产业集群行动方案》,致力于构建具有大连特色的海鲜预制菜产业体系。(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