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大变动。
近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通过全员信宣布,经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同意,他将于2023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张勇此后将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阿里云的发展。而逍遥子张勇的接任者是阿里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另外一个创业元老吴泳铭则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同时继续兼任淘天集团董事长。
马云回国后,阿里巴巴就在酝酿公司变革,这次张勇卸任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公司自上而下的改变恐怕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国内,阿里巴巴无疑仍然是巨头,是行业老大,但老大难当,它正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马老师从来不怕挑战,他敢和任何人争个高下,但他终究斗不过时势。
众所周知,马云不喜欢职业经理人,他认为职业经理人有能力,但对事业和公司的忠诚度不够,在碰到危机的时候,他们就跑了。
这估计是阿里早期碰到IT泡沫危机时候,职业经理人的表现给马云留下了阴影。他原来觉得自己的一帮兄弟都是草根,素质和能力都不太行,应该从外面找人才,经过这个事后,他才意识到关键时候还是老兄弟们靠得住。
而“十八罗汉”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人都是会成长的,只要有机会有舞台,那人的潜力就是无穷大,老师也可以成为一流的CEO。
另外马云有个名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张勇是职业经理人也是CFO出身,他靠自己的努力和成绩颠覆了马云的观念,成了阿里巴巴的CEO。
在阿里巴巴十多年,张勇一直很敬业,在阿里人看来,逍遥子这个人又聪明又勤奋,勇于担当,有阿里味儿。天猫是张勇的一大功绩,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没有掉队,让股东和公司赚到了大钱。
张勇看好消费升级的大势,他主导收购了大润发、饿了么等实体和公司,押注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但时移世易,新零售举步维艰,随着拼多多的飞速崛起,以及字节的强势杀入电商行业,事实已经证明“消费升级”这个战略要暂停、告一段落了。
“京东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刘强东一直都知道京东是吃哪一碗的,他认为零售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就三点——成本、效率、体验,而体验又分为“产品、价格、服务”,其中价格是重中之重。
马云说淘天集团未来的三个方向是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这其实就是强调创业精神的回归,“价格力”才是大势所趋。
时代变了,市场变了,消费环境变了,企业经营的思想也必须要转变。按照任正非的“舞龙论”,龙头是洞察方向,龙身要随着方向调整,那既然方向已经变了,组织、管理和人员自然也要调整。
“只有北京五环内的人才会说我们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带来的下沉人群,我们关注的是中国最广大的老百姓。”
长江后浪推前浪。时至今日,我们才深刻领悟到黄峥当年这句话的内涵,那时候他和张勇看到的未来不一样,后者只是认为拼多多是找准了切入点,低价模式是淘宝走过的老路,难以持续。现在看,两个人是站在了不同的维度上看问题。
马云也许很不满,他认为阿里巴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创新了,他也批评公司在战略上的不足,他表示阿里不应该跟着对手的节奏走,不要对标别人,“阿里是谁?阿里为什么要学他们?”
从创业开始,马云的竞胜策略就是各打各的,他擅长玩虚虚实实的游戏,“我既要扔鞭炮,又要扔炸弹。扔鞭炮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迷惑敌人,扔炸弹才是我真正的目的。不过我可不会告诉你我什么时候扔鞭炮,什么时候扔炸弹。”
其实在马云回国之前,阿里巴巴内部就在强调价格力了,不过大公司的战略就是这样,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既然原本是押注消费升级,那你再想主打低价,无论团队还是运营等方面,都会有撕裂,力度也跟不上。
要知道,能够打败拼多多的肯定不会是另一个拼多多。哪怕你实力更强,你也必须靠差异化取胜。比如苹果那么牛,它做一些业务也是要强调差异化优势的,它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
马云的战略眼光没得说,他看得很清楚,以后确实是淘宝的机会,他的一个意图是要赢得广大中小商家的心和支持,这正是当年淘宝崛起的根本要素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流量平权”将会成为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趋势,大品牌大商家可能不能再享受流量上的大倾斜了。扶持中小卖家,就等于讨好最为广大的、对性价比敏感的消费人群,他们才是电商江湖的主力。
创业一代打天下,创业二代守天下,大家都想事业能够永远持续,但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一代新人换旧人,从来没有永远的江山。
OpenAI的CEO Sam Altman提到一个观点: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都将永生永世的追求物美价廉,而科技产业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会允许长期躺着挣钱的市场存在,任何利差都会被发现并消灭,即使是某里这样体量的公司,只要没有跟上,一样会被淘汰。
所以巨头离倒逼永远会是18个月,或者更短,在巨头倒下的时候,尸体还是温的。
时来天地皆同力,每个伟大的公司都是时代气运的加持,个人和团队的奋斗至关重要,但永远不要低估时代的伟力。马云在退休时说 “希望换个江湖”,可是,哪怕传奇如马老师,他想退出江湖也是不行的,在阿里巨变的关口,他必须要力挽狂澜才行。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是阿里的初心,这也是阿里脱胎换骨、活过102年的关键。
最后,给创业者提个醒,大厂在追求极致性价比,它们的规模大,实力强,小公司的机会或许就是“小而美”,一些性价比不高但足够差异化的产品会有很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