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的“停摆闹剧”刚刚落幕,一份迟到的美债报告就爆出猛料——中国在9月份再度减持美债,使得今年前三季度抛售总额飙升至603亿美元!
这个数字相当于冰岛全年GDP的1.5倍。就在美债总额突破38万亿美元天际线的当下,各国央行正在用脚投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资产大迁徙。
翻开美国财政部最新TIC报告,剧情比《纸牌屋》还要精彩。曾经在2011年手握1.3万亿美元美债、稳坐美国“头号债主”交椅的中国,如今持仓已骤降至7005亿美元,较巅峰时期砍掉近半。
这场持续十余年的减持长跑中,最剧烈的转折发生在2018年贸易战之后,就像打开了泄洪闸门,到2022年终于跌破万亿大关。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咱们的黄金储备正在悄悄“囤货”,连续12个月增持后,官方黄金储备已达2304.4吨。虽然黄金占外汇储备比例才7%,距离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还有巨大空间,但这“减美债、增黄金”的资产腾挪,正应了那句老话——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正当中国稳步减持之际,太平洋对岸的两个盟友却成了最卖力的“接盘侠”。日本在前三季度疯狂扫货1100亿美元美债,持仓创下三年新高;英国更是九个月内暴增1248亿美元,虽然9月单月减持393亿美元,但整体增持力度甚至超过日本。
这两大盟友合计接盘超过2000亿美元,完美消化了中国抛售的603亿份额。不过有趣的是,尽管日英如此卖力,它们合计持有的2.05万亿美元美债,也只占美债总额的5.4%——毕竟美联储自己就独揽4.2万亿美元,堪称美债市场的“终极接盘侠”。
这场美债三国杀背后,是各国对美国经济预期的真实写照。日本一边增持美债一边忍受日元贬值,被市场戏称为美国的“移动血包”;英国则在11月初宣布伦敦交易所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金属期权交易,进一步巩固美元霸权。
而中国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的举动,与全球央行集体囤金3.6万吨的趋势不谋而合,这几乎重回上世纪60年代的黄金储备峰值。
随着美联储年内两次降息,市场正在密切关注12月会否第三次降息。更关键的是,何时停止缩表并重启“扩表”——那将意味着美联储再度开闸放水,亲自下场买入美债。到那时,这场围绕美债的资产大戏,必将迎来更精彩的下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