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获悉,“绩而优则仕”的故事在公募行业继续上演。
11月20日,中航基金宣布新任韩浩为副总经理。据了解,韩浩是该公司的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也是中航基金唯一一名主动权益“百亿舵手”,截至三季度末的管理规模为155.89亿元。他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A,任职回报达到199.60%,年化回报达到61.74%。
值得一提的是,韩浩的晋升是中航基金近期一系列高管变动中的一环。11月14日,该公司刚刚发布公告,原副总经理邓海清因个人原因辞职,后者曾在多家机构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升任副总经理
11月20日,中航基金发布了一则高管变更公告,官宣韩浩升任该公司副总经理。
简历显示,韩浩曾任职于中国民族证券、金元证券、中航证券等机构。2016年9月加入中航基金,担任该公司权益投资部副总监,2020年8月开始担任总经理助理,2023年7月至2025年11月担任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如今正式新任副总经理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三季度,韩浩成为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并且是中航基金唯一的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
根据Wind数据,他一共管理了4只产品(份额合并计算)。在今年二季度末的管理规模仅有17.88亿元,但到了三季度末一举飙升至155.89亿元。个中原因,就在于他管理的中航机遇领航基金从业绩到规模的大幅增长。
首先来看业绩,2023年8月成立的中航机遇领航A,2024年业绩回报43.68%,在同类的4012只产品中排在前1%;2025年以来,该产品净值已经翻倍,年内增长123.30%,在所有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在第四位;近两年回报更是高达220.91%,领跑全市场偏股混合型基金。
从重仓股情况来看,中航机遇领航主要配置AI算力方向,从今年5月开启上涨模式后一路向上,仅8月涨幅就高达近45%。韩浩也在三季报中表示,从长期看,AI算力的成长空间依然很高,该基金依然聚焦于寻找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个股投资机会,深耕新技术的迭代,如关注3.2T光模块、OCS、薄膜铌酸锂、芯片级液冷等细分领域。
伴随业绩上涨而来的是资金的大幅涌入。今年三季度,中航机遇领航基金规模由二季度末的10.61亿元飙升至132.31亿元,单季度规模猛增121.70亿元。由此也带动韩浩的管理总规模从今年二季度末的17.88亿元激增至最新的155.89亿元,单季度就增加了138.01亿元。
在业绩和规模的双重支撑下,加入中航基金9年的韩浩“绩而优则仕”,正式升任副总经理。
中航基金人事变动频繁
记者注意到,在韩浩的任命之前,中航基金刚刚经历了一场人事变动。
11月14日,该公司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原副总经理邓海清因个人原因,已于11月13日辞职。有业内消息称,他下一站拟加盟中加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邓海清曾任职于国金证券、宏源证券、中信证券、九州证券、蚂蚁金服研究院、华尔街见闻研究院、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并在其中多家机构担任过首席经济学家;2020年12月,他转战公募赛道,加入中航基金担任首席投资官;2021年12月15日起,出任中航基金副总经理。
在加入中航基金之后,邓海清只管理过一只基金产品,就是中航混改精选。不过他的业绩并不理想,Wind数据显示,邓海清从2023年12月开始管理中航混改精选A,到今年5月卸任基金经理,其任职回报为-13.45%、年化回报-9.75%,回报排名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后10%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正是邓海清从韩浩卸任时接过来的。而韩浩管理中航混改精选基金的任职回报为-11.13%。
除此之外,中航基金近两年来人事变动较为频繁。去年1月,公司原副总经理王华因个人原因离职;7月,原督察长武国强因个人原因辞职,刘建则因工作安排离任总经理并转任督察长,同时代任总经理,彼时这样的“反向”流动还一度引起市场热议。随后,中航基金宣布公开招聘总经理,但也一直未果,直到今年4月该公司副总经理裴荣荣升任总经理,同时副董事长刘建的职务名称变更为联席董事长。再到近期的邓海清离职、韩浩升任副总经理等,都是中航基金一系列高管变动中的一环。
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航基金的最新管理规模为602.74亿元,在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中排在第81位。旗下有19位基金经理,管理着31只产品,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为186.02亿元,固收类基金的规模为363.35亿元,此外还有3只公募REITs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