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净息差承压,银行中长期存款产品正在悄然离场。
近日,内蒙古地区部分村镇银行明文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产品的举措引发热议。《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近半数民营银行悄悄下架了三年、五年期定存产品,甚至部分机构现存产品最长存期仅有一年。与此同时,大中型银行的中长期特色存款和大额存单也早有下架先例。
受访专家指出,银行下架中长期定期存款的直接因素是试图缓解息差压力,长远来看,则是为了优化中长期负债结构。展望后市,银行净息差有望筑底。
中长期存款“退场”
近日,一则村镇银行叫停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消息十分引人注目。
11月初,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在官微发布一则公告称,综合考虑同业机构的利率水平,将“取消五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同时将其他各期限存款利率下调5至10个基点(BP)。昆都仑蒙银村镇银行也作出类似调整,该行11月4日发布的最新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表中,五年期定存产品调整后利率显示为空缺。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市场情况发现,尽管明言“取消”中长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情况较为罕见,但曾经作为银行年终揽储利器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确正在悄悄退场。
除了前述部分村镇银行外,近半数民营银行的App也默默下架了3年期及5年期的普通人民币定期存款产品。截至11月12日,部分机构最长期限的存款产品仅有1年存期。
记者注意到,吉林亿联银行App存款业务一栏中,12个月以上存款分类里仅有一款2年期的“合亿存”产品。记者从客服处了解到,该款2年期产品为限额发售,且企微客户优先购买,目前也已经售罄。中关村银行定存产品的最高存期为2年,该行10月21日存款利率下调公告内容显示,调整时3年期及5年期产品便已下架。此外,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安徽新安银行、梅州客商银行等机构当前定期存款最高存期均为3年。
此外,部分地方农商行还下架了中长期特色存款产品。例如,11月11日,湖北荆州农商行公告下调存款利率,其中50万元起存的“福满存”系列产品最长存期仅有2年。全国性大中型银行也在近两年采取了类似举措,频频下架中长期大额存单及特色存款,如招商银行的特色存款“享定存”,目前存期最长的产品为1000元起存的2年期产品。
净息差有望筑底
“高息中长期存款曾经是负债端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本轮遭到多家机构调整,直接因素是试图缓解息差压力。此类高息中长期存款的下架,能够降低银行机构的负债成本,为后续净息差的缓解乃至回升提供缓冲。”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直言,“从长远因素来看,银行是通过此类举动来优化中长期负债结构,这也表明银行机构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变为更加关注负债质量的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一季度再收窄0.01个百分点,已降至1.42%的历史低位。分机构来看,城商行、农商行和民营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7%、1.58%和3.91%,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收窄8BP、14BP和30BP。
另外,中金公司发布的研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模拟净息差为1.32%,与上半年持平,为2022年以来首次,这意味着持续近四年的息差下行趋势出现阶段性企稳。研报观点认为,息差企稳主要得益于存款利率下调、清理手工补息、整顿同业存款定价等负债成本节约措施,以及二季度以来资本市场活跃背景下存款活期化以及存款搬家、向非银存款迁移带来的负债结构改善。
在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看来,2026年,存款利率下移对净息差的正面贡献会逐步体现出来,净息差收窄幅度有望逐步缩小。
“一方面,资产收益率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从存量贷款重定价来看,今年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幅显著缩小,存量按揭利率也未再次批量下调。从新增贷款定价来看,LPR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薛慧如分析道,“另一方面,高成本长期限存款的到期重定价将带动负债成本下行,银行净息差有望筑底。”
记者 李若菡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全球AI泡沫恐慌蔓延
黄金税收新政有何影响?
星巴克中国卖了!
永辉超市亏损扩大8倍
杉杉集团重整计划被否
东兴证券“海选”副总
五大上市险企净利创新高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上一篇:世纪华通“摘帽”,超百亿商誉待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