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静悄悄的黄金大迁徙正在颠覆全球金融秩序。 伦敦飞往纽约的航班货舱里,金条堆积如山。 英格兰银行的金库前,提取实物黄金的排队时间从几天延长到八周。 而东方的新金库正在迎来一批特殊客户——多国央行悄悄将黄金储备从西方转运至中国。
柬埔寨国家银行近日决定,计划将其黄金储备的一部分,存放到中国深圳保税区的金库中。 这使得柬埔寨成为首批将黄金存储在中国的国家之一。 除柬埔寨外,还有其他几个国家也表示有兴趣在中国储存黄金。
这一举动被彭博社解读为中国努力成为全球黄金托管中心取得初步进展的一个信号。
与黄金流向东方形成对比的是,大量黄金正通过跨大西洋航线流向美国。 自2023年11月美国大选以来,已有393吨黄金转移至纽约金库,库存水平上升75%,达到926吨,创下2022年8月以来最高纪录。
这种流动的驱动力来自特朗普政府潜在关税担忧,以及纽约期货价格高于伦敦现货价格的套利机会。 价差最高时,纽约黄金期货比伦敦现货每盎司溢价60美元。
黄金储备的大规模迁移发生在历史性行情背景下。 2025年3月,伦敦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全球黄金需求在第三季度达到1313吨的顶点,追平矿产供应量增幅。 金条金币投资暴涨17%,各国央行购金量猛增28%。
全球央行年均购金量已突破1000吨,远超此前550吨的平均水平。 2024年四季度,全球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54%,达到333吨。 新兴市场国家成为购金主力:波兰增持90吨,土耳其75吨,印度73吨。
各国将黄金存储在美国的传统始于二战期间。 当时美国本土未受战火波及,成为了黄金的“安全港”。 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了黄金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形成了早期的黄金集中存储模式。
即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1年崩溃,各国形成了将黄金存储在美国的惯性。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是全球最大的黄金存储机构,保管着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主要黄金储备,总量高达近7000吨。
但近年来,这一传统正在被打破。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冻结俄罗斯约300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向全球传递出强烈信号:西方金融体系并非绝对安全。
这一事件成为许多国家重新考虑黄金存放地的转折点。 印度在2024财年将存放于伦敦的100吨黄金转移回国内,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黄金调动。 德国早在2013年就开始从美国运回黄金,2023年后加速行动。 法国也将部分黄金从伦敦调回巴黎。
美国自身的债务问题也动摇了各国信心。 美国国债规模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突破1万亿美元,每分钟200万美元的利息,给财政部带来巨大压力。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直言,美债危机可能在三年内爆发。
美国诺克斯堡金库的真实储量连特朗普和马斯克都公开质疑。 该金库自1950年代起便未接受独立审计。 马斯克曾发文称:“谁能确定诺克斯堡金库内的黄金没有被偷? 或许黄金在,或许不在。 ”
中国成为新兴黄金存储中心具有多重优势。 深圳保税区金库拥有国际认证的安保系统,温湿度控制与防爆结构完善,叠加粤港澳大湾区高效物流网络支持。
中国保持中立立场,明确反对将金融工具政治化,这对担心资产被冻结的国家极具吸引力。 这种“不设限”原则与西方形成鲜明对比,为各国提供了“不受制裁影响”的存储环境。
作为全球最大黄金消费国,上海黄金交易所年交易量超数万吨。 就近存储可使各国即时参与亚洲时段黄金定价,快速完成黄金抵押获取人民币贷款,缩短贸易结算周期。
上海黄金交易所已构建完整交易体系,2014年推出国际板,2025年在香港设立首个境外黄金交割库,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上海金”定价合约。
这一趋势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老挝在2024年将3吨黄金运至上海黄金交易所托管。 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产油国和亚非拉资源型国家,也纷纷与中国接洽黄金托管事宜。
菲律宾、沙特等国正在评估效仿柬埔寨的可行性,这可能推动约70%集中于欧美的官方黄金储备向亚洲分流。 深圳金库连接香港离岸交割库的“黄金走廊”,已覆盖金砖国家及东盟地区。
监管变革也成为关键推手。 2025年7月1日,巴塞尔协议III正式实施,实物黄金被划入一级资产,风险权重降为0%,与现金、国债并列。 这意味着银行存黄金不再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资本充足率获得显著优化。
银行从积极做空黄金转变为拼命补仓。 过去几十年,美联储通过贷出储备将黄金货币化,商业银行利用黄金进行杠杆套利交易。 现在,商业银行面临一场混乱,他们持有的黄金债权远远多于实际持有的黄金。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庆指出,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激发多国“金融主权”意识增强。 国际储备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历史记忆与风险权衡发生变化。 黄金从“储备资产”提升为“战略资产”。
美国花旗集团重新拾起代客存黄金的业务时,许多人误以为看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旧新闻。 摩根士丹利、汇丰等头部银行迅速跟进,黄金存储这门古老生意突然焕发生机。
摩根大通凭借黄金再抵押操作,将业务回报率拉至15%以上。 其核心客户是各国央行,这些客户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要求极高,普通银行根本接不住。
在伦敦市场,出现罕见金条短缺。 从英格兰银行金库提取黄金的等待时间从几天延长至4至8周。 一位业内高管透露:“大量黄金已被运往纽约,剩下的卡在排队中。 伦敦市场流动性已经减弱。 ”
特朗普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警告“金砖国家”不要搞“去美元”,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特朗普清楚,一旦“金砖国家”把“去美元化”搞成,会动摇美元霸权,进而危及到美国霸权。
目前,能真正帮助美国守住霸权的东西,可能也就美元了。 美元要是出了问题,美国主导国际格局,占据全球“食物链”顶端的日子,可能真的要终结了。
黄金的流向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本迁徙,而是国际信任的重新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