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百姓的储蓄热情持续高涨,尤其是在2025年第一季度,居民存款新增额竟高达惊人的9.22万亿元,平均每月超过3万亿元。究其原因,国内居民热衷于存款,主要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突发疾病以及养老所需的花费支出。与此同时,股票市场、基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等投资品种的风险日益增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相比之下,将钱存入银行无疑是更为稳妥的选择,至少能够确保本金的安全和利息的稳定。
那么,在银行存款时,究竟应该选择一年期存款,还是三年期存款呢?实际上,这两种存款期限各有千秋,优势与劣势并存。
先说三年期存款,其优势在于能够锁定较长期限的利率。在存款利率长期下行的趋势下,选择三年期存款可以避免后续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风险。以股份制银行为例,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约为1.5%,而三年期存款利率则能达到1.9%。同样是存入10万元,三年后三年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将比一年期存款高出整整1200元。然而,三年期存款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流动性较差。如果在存款期间储户急需用钱,提前支取将会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造成利息损失。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银行已经取消了三年期定期存款,仅保留一年期或二年期的定期存款。
相比之下,一年期存款虽然利率相对较低,但却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对于追求资金灵活性的储户而言,一年期存款无疑是更合适的选择。以王阿姨为例,她每月退休金收入为8000元,每月节省5000元存入银行。坚持12个月后,她手中便拥有了12张存单。从第13个月开始,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存款到期。这样一来,即使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她也可以随时取出到期的存款应急。
此外,在当前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一年期存款还能为储户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每年存款到期时,储户在办理续存业务的同时,可以顺便了解银行是否有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资产品。而如果选择三年期存款,则可能会错失一些潜在的投资机会。
最后,考虑到国内货币超发以及物价上涨的因素,选择一年期存款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每年物价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一年期存款到期后,储户可以将部分资金取出用于消费,此时资金的购买力尚未大幅缩水。而如果选择三年期存款,三年后存款到期时,本金的购买力可能会远不如三年前。
那么,究竟应该选择一年一存还是三年一存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关键在于个人的具体情况。如果未来三年内有买房、装修或者看病住院等大额不确定支出的可能性,那么稳妥起见,选择一年期存款更为合适。而如果是为孩子储备教育基金或者为自己攒养老金,并且确定未来三年内不会动用这笔资金,那么选择三年期甚至更长期的定期存款则更为有利。总而言之,在选择存款期限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资金需求、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而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