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城区。 福田区投资促进局供图
10月17日,由深圳市福田区投资促进局主办的福田区外资政策发布暨投资发展交流活动在深业上城举行,通过最新外资政策干货的密集释放,福田区空间、金融、人才资源推送等,助力外资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活动更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对接与业务交流。
深圳福田,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发展热土,正以开放姿态向全球企业递出邀请函,致力于打造成为大湾区外资首选地。数据最有说服力:当前,福田区外资企业总量突破1.82万家,111家市级总部企业扎根于此,世界500强企业中有约三分之一选择在此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今年以来,福田区更以超54%的新设外资企业增长率领跑,新设外资企业超1800家。
外资企业为何纷纷选择福田?答案藏在福田的多重优势中。
依托6大片区集中连片开发
释放234公顷招商用地
今年以来,福田区密集释放外资政策红利,先后推出多项举措。
今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关于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出台。该政策明确了福田区支持外资企业发展的8条核心举措,覆盖新增外资投入、总部经济发展、研发创新能力、特定行业支持、载体和合作渠道等多方面,以“更优服务吸引外资、更大力度利用外资”助力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福田区构建起“空间+金融+人才”的支撑体系,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地上”。
空间方面,福田区着力布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依托6大片区集中连片开发释放234公顷招商用地,并提供超54万平方米总部用地及重点产业用地,保障企业发展空间。
金融方面,2024年,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深圳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办法》,福田区依托深圳作为全国首批QFLP试点城市及自身金融优势,为外资企业提供从咨询、开户到运营的全周期跨境资本服务。
人才方面,今年4月,福田区推出“福田英才荟4.0”政策,构建起覆盖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服务的全阶段支持体系。同时,通过顶尖人才引进支持“上不封顶”、34条行业专项政策精准引才,以及人才住房、医疗保健等服务,与人才“双向奔赴”。
福田区外商服务站落地
企业“足不出区”办妥事
福田区投资环境的竞争力,不止于政策支持,还落脚于服务的精细化。
10月17日的活动现场,举行了福田区街道及楼宇外商服务点授牌仪式。其中,园岭、福保、沙头、华强北获得街道级外商服务点授牌,嘉里建设广场、深业上城获得楼宇外商服务点授牌。至此,福田区完成了10个街道级外商服务点全覆盖,“1+10+N”外商服务网络体系升级,“一站式”满足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当政策红利与服务效能同频共振,福田区外资机遇持续释放,加速形成“引外资、稳外资”强磁场。
作为福田区“世界500强及国际化机构商务中心”,嘉里建设广场的发展实践印证着福田的磁吸力。该楼宇目前已入驻企业近一半为外资企业,今年福田在此落地福田区外商服务站、政务服务一体机、港澳签注机等便利设施,从投资考察、政策咨询、商事服务到资源对接、诉求响应、生活配套,让企业“足不出区”办妥关键事。
CBRE世邦魏理仕表示,凭借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福田区外资发展势态蓬勃。当前,福田区正以“三大新引擎”为支点,推动产业多元集群协同,同时,构建“商务总部+跨境科创+科创街区+研发基地”科创矩阵,多维支持外资企业发展。
从政策发布到服务升级,从资源对接至生态构建,福田区持续用行动证明: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发展热土,是外资企业的“投资沃土”与“成长家园”。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