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发布了六项新的公告,宣布将进一步加强稀土出口的管控措施。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管制不仅限于减少出口数量,而是直接触及到了稀土产业的核心——技术。
这一消息一公布,特朗普团队立刻做出了强烈反应。他当天就在社交媒体上发表长篇文章,批评中国“早有预谋”,并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的关税,气氛紧张,仿佛贸易战的火药桶随时可能爆炸。
然而,几乎就在同一天,美国方面的态度开始软化。副总统万斯公开表示,美国的压力手段比中国多得多,但如果中国“理性”应对,特朗普总统还是愿意“理性谈判”。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很熟悉,典型的先发难后又伸出橄榄枝。更有趣的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还对媒体抱怨,说他们想与中国进行电话沟通,却被中国方面拒绝。
对此,我们早已不再感到意外。毕竟,谁是主动挑起贸易摩擦的,谁又一再推翻达成的共识,大家心里清楚。中国此番出手,事实上是一次深思熟虑、合法合规的正当防卫。
特朗普或许并未意识到,或者他不愿承认一个事实——在稀土领域,美国早已不是能够主导的强者。
他一直认为,美国的稀土矿储量丰富,这一点没错。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美国的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二,曾经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稀土矿。的确,美国有着不小的资源优势。然而,这些矿产一旦开采出来,变成的却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土壤。它们需要经过一系列极为复杂和严格的冶炼、分离、提纯过程,才能最终变成制造高端产品所需的材料,比如高性能的永磁体。
然而,这个过程恰恰是美国的软肋。
你可能不知道,全球超过90%的稀土冶炼和分离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几代中国科研人员,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才打破了国际上的技术壁垒。上世纪70年代,我们的稀土技术曾一度被外国卡住脖子,我们只能将宝贵的资源低价贱卖。直到“稀土之父”徐光宪院士带领团队独创了“串级萃取”技术,才一举打破了外方的技术垄断。
这一技术究竟有多强大?它不仅把高纯度稀土的生产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四分之一,更直接将外国的竞争者淘汰出局。从那一刻起,中国不再只是一个资源出口国,而是成为了技术主导国,牢牢掌握了稀土产业的全链条:从开采、冶炼到最终的应用。如今,我们在稀土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经超过了全球其他国家的总和。
而美国呢?过去三十年里,他们图省事,把那些污染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交给中国来做。结果,自家的技术工人流失,生产设备老化,甚至连冷战时期的技术图纸都找不到了。现在,他们想要重建稀土产业链,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只能从头开始。
特朗普政府曾努力过。为了恢复国内的稀土加工能力,他签署了行政命令,动用了《国防生产法》给企业注资,并许诺各种税收优惠。五角大楼也很着急,前段时间拨款10亿美元去全球采购关键矿产,并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签署协议,试图绕开中国,建立独立的供应链。
可现实是,美国的策略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矿石从加州运到德州的加工厂,运输成本比从中国直接进口成品还贵。环保法规也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坎。即使美国从盟友那里得到了一些精矿,送到澳大利亚或日本进行加工,最终仍发现纯度不够,必须再通过中国的技术进行处理。这意味着,尽管他们走了一大圈,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中国手中。
这正是特朗普的痛点所在。他虽然手握丰富的矿产资源,却无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有用的材料。以F-35战斗机为例,每架飞机需要几百公斤稀土材料;“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离了高性能的钕磁铁就无法正常工作。所有这些军工产品的核心材料,依赖的依然是中国的技术。
而这一次,中国的管制措施更为精准,已经不仅仅是限制资源的出口,而是直接控制了技术。最新的公告明确规定,任何中国实体或个人,未经许可,都不得为境外的稀土开采、冶炼或磁材制造等提供任何实质性支持。这意味着,即便美国花重金雇佣专家,只要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的技术,或者有中国工程师参与指导,都会被视为违规行为。这一举措有效地堵住了美国想要“绕道而行”的所有可能性。
这一波打击,让美国方面意识到,稀土问题早已不单纯是国防安全问题。早在去年,一些美国媒体就曾警告称,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可能会影响到美国的癌症治疗。因为核磁共振仪和放疗设备等救命医疗器械的核心材料,同样依赖稀土资源。
当一个战略资源,既与国家的国防安全紧密相关,又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命健康时,它的价值就变得不同寻常。
而特朗普的反应,其实是徒劳的。他不断威胁要缺席APEC峰会,或者搞些小动作,表现出自己没有更好的筹码。眼下,他能打的牌不多了,只能通过一些政治手段来施压,企图迫使中国在经贸问题上做出让步。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非常明确:“我们高度重视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愿与各方一道推动今年会议取得积极成果。”翻译过来就是:无论特朗普是否出席,我们都会继续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协议的升级,区域合作依然会稳步推进,世界并非离不开美国。
总而言之,稀土的博弈,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的结果。中国今天的底气,来源于一代又一代人的远见和付出,来源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控。即便美国现在投入大量资金,也依旧面临着高成本、环保压力和技术短缺等重重困难,最终他们生产出来的稀土材料在市场上也没有价格竞争力。
特朗普必须认识到,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想要一家独大的行为都不切实际。资源丰富固然重要,但决定话语权的,始终是创新的技术和高效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产业壁垒,不是几份行政命令和几百亿美元就能轻易撼动的。
对于美国而言,最理智的选择是放下对抗的态度,真诚地通过平等对话来解决分歧。否则,他们将越来越远离正确的方向,最终只能发现,那些矿产资源,除了提供一点心理安慰,什么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