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玉金 北京报道
10月14日,中公教育股价盘中大涨6.74%,粉笔也一度涨超7%。线上、线下考公双巨头股价异动在于一则消息。当日,202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工作正式启动,计划招录3.81万人,最引人关注的是年龄限制大幅放宽,报考上限调整为38周岁,应届硕博更可达43周岁。
华图教育当值CEO李曼卿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政策旨在打破年龄壁垒,为高学历人才提供更多报考机会,使具备丰富社会经验与专业知识的硕博生能够加入公务员队伍,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更多元的社会阅历与专业视角。
报考年龄上限放宽
本次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特点之一为,按照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有关政策要求,对公务员招录年龄条件作了适当放宽调整。
报名者年龄上限从原来的35岁上调至38岁,而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以下,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与此同时,继续做好招录高校毕业生工作,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服务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有2.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一定倾斜政策。
根据公告,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此次国考放宽年龄限制主要基于两方面现实考量。一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关怀与补偿,二是为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更充分就业。
储朝晖表示,“许多偏远地区岗位长期雇请一定数量非编制人员,他们在岗位上服务多年,却因超过既往年龄限制而无法报考。此次放宽上限,为这批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入编机会,可视作对其长期贡献的一种制度性补偿。”
储朝晖还指出,“当前‘公考热’现象背后,存在‘上岸难’与岗位差异显著的现实矛盾。不同岗位在待遇、交通及住宿条件上差距较大,导致一些偏远地区岗位吸引力不足。放宽年龄限制,实质上扩大了这些岗位的潜在应聘者池,有助于为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吸引和匹配更多人才,从而提升整体就业的充分性与合理性。”
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近年来的全国和地方两会上,一直有代表、委员建议取消公务员招录设置的35岁年龄门槛,认为这不但阻碍35岁以上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还带动整个职场对35岁以上求职者的年龄歧视,影响了年龄超过35岁的求职者的再就业。
“(此次放宽国考年龄)可带动全社会招聘用人破除年龄歧视。”熊丙奇向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取消35岁年龄限制,不但有利于给35岁以上的求职者更多就业选择,而且可以让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内的单位招聘到更优秀的人才,为每个求职者创造平等的就业与职业发展环境。考公考编均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招录,35岁以下报考者和35岁报考者公平竞争,会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人才发展局面。
公考培训赛道迎来新增量
本次国考年龄放宽,不仅引发社会热议,也在二级市场引发波动。
10月14日,中公教育收涨1.77%,盘中一度大涨6.74%,粉笔收涨3.45%,盘中也一度涨超7%,华图山鼎收涨0.77%。
李曼卿预测,“今年招录规模小幅缩减、年龄放宽及考生备考强度提升带动平均进面分数线提高的影响,今年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愈发明显,考生若要快一步上岸,需要做好整体复习规划。”
据悉,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81万人,相比2025年有所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国考计划招录2.41万人,至2025年已增至3.97万人,五年间增长超64%;同期,报名人数从127.7万人增至341.6万人,实际参考人数从96.5万人升至258.6万人,综合竞争比从39:1攀升至65:1。
中公教育方面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务员岗位的稳定性使其吸引力大增,更多人希望通过参加培训提升竞争力,从而增加了公考培训的市场需求。
“年龄放宽将成为未来几年培训市场扩容的重要政策红利,在扩大用户基数、驱动产品创新等方面都会带来积极影响,能否抓住这一波红利,关键在于机构能否快速响应,推出符合不同阶段考生需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上述中公教育方面人士表示。
粉笔方面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表示,此次报考条件的放宽,直接激活了36岁—38岁年龄段的在职人群潜在参考意愿。
“因为退休年龄的延迟,招录年龄也跟随这一变化,适当放宽3年。这对于36岁—38岁考公人员是利好消息,他们多了就业选择。”粉笔方面人士还表示,距离国考开考不足两个月,这部分考生面临备考时间碎片化、基础知识需要快速梳理以及备考周期紧迫等多重挑战,应该根据自身水平合理规划复习节奏。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全国各省份也将普遍跟进放宽公务员考试年龄限制。他指出,此前已有多地在省考中试点放宽部分岗位年龄要求,打破“35岁门槛”已成为大势所趋。
王鹏认为,这一趋势将为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带来显著利好。随着报考年龄限制的放宽,参考人数有望进一步增加,而且“大龄”考生通常对专业培训的依赖度更高、付费意愿更强,这将为机构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业务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