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各地纷纷出台引才政策,上演一场场“人才争夺战”。然而,个别地方在引才的同时却忽视了留才,导致人才如候鸟般迁徙,难以扎根。人才工作若只重“引”不重“留”,恰似广撒网而疏于养鱼,各地要从“引人”的短期战术,转向“留人”的长远战略,着力构建“重引”更“重留”的良性循环人才生态。
破“政策优惠”的单一维度转向“生态系统”的综合构建。筑巢引凤,不仅要关注薪酬、住房等显性条件,更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便捷优质的生活配套。“良禽择木而栖”,人才选择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发展环境。各地要多举措积极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知识流动的良好人才生态系统。
立“管理控制”的传统思维转向“赋能发展”的新鲜理念。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赋予人才更大的自主权,为其松绑赋能。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着力健全“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有真才实学者有用武之地。同时,提供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解决人才在创新创业、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心无旁骛地追逐梦想。
变“单方给予”的短期交易转向“共同成长”的长期投资。择一业终一生,择一城终一老。建立人才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的机制,让人才在贡献才智的同时,也能分享发展成果,实现个人价值与区域发展的双赢。积极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见贤思齐的社会文化,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形成“我愿择此城,此城成就我”的生动局面,让人才涌入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双向奔赴。
人才如水,引之需渠,留之需库,活之需源。唯有从“重引”到“重留”的战略转向,积极构建滋养人才生生不息的生态湿地,才能使人才根系深扎、枝繁叶茂,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智慧活水。当每一座城市都能成为人才心安之处、梦圆之所,收获的将不仅是人才荟萃的盛景,更是一个国家创新活力的奔涌与文明进步的华章。(作者单位:遵义市汇川区委组织部)
作者 刘占豪 王珏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