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通知,让整个铁矿石贸易圈炸开了锅。中国买家突然叫停接收必和必拓的美元货,连已经在路上的船都不例外。想继续做生意?可以,唯一的条件就是用人民币来结算。这消息一出,澳大利亚总理都坐不住了,公开表示“失望”。可有意思的是,同样坐在谈判桌上的两家澳洲矿企,力拓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必和必拓却成了那个硬扛着的“孤勇者”。
这事儿看着是两家公司的选择,其实背后全是资本的博弈。力拓为什么能这么痛快地转向人民币?说白了,它的身家性命早就和中国市场深度绑定了。中国是它最大的金主,贡献了超过一半的收入,去年在华采购额更是创下历史新高。更别提还在几内亚那个“铁王”项目上跟中国企业深度合作,大家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换成人民币结算,对力拓来说不过是换个记账本,生意照做,钱照赚。
必和必拓就复杂多了。它不是没试过人民币结算,几年前就跟中国宝武做过第一单,今年也有人民币计价的货船靠岸。可这次为什么死活不松口?压力主要来自它背后的美资股东。人民币结算要是成了气候,美元在矿产贸易里的老大地位可就悬了,这直接动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蛋糕。必和必拓夹在中间,一边是最大的客户,一边是最大的股东,这选择题太难做了。
市场可不会等它慢慢想。中国的铁矿石供应早就不是非澳洲不可了。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储量超过50亿吨,明年就要投产,一年就是几千万吨的产量。巴西的淡水河谷也在拼命增产,跟中国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全球铁矿石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下,谁手里有订单谁就是爷。必和必拓要是再这么固执下去,市场分分钟就会被别人抢走。
更关键的是,定价权正在悄悄转移。以前铁矿石价格谁说了算?现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已经是新加坡的八倍,一个新的定价中心已经在中国形成。等人民币计价的现货、期货和指数彻底打通,中国钢厂在谈判桌上腰杆会更硬。这个趋势,已经不是一两家公司能挡得住的了。
这场围绕人民币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有人顺势而为,有人逆流而上。市场最终会记住的,是那些看清了方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