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礼物
在成都,文创产品“生长”出消费新场景,一批融合本土元素的首店、旗舰店纷纷落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消费“潮流新坐标”。
从承载千年文脉的金沙“太阳神鸟”首饰、瓷胎竹编礼盒,到贴合现代生活的熊猫IP潮玩、交子文化衍生品……10月1日,成都市祠堂街非遗市集热闹开市。此次市集上,“成都礼物”专属展位集中陈列非遗时尚、蓉味手信等代表性产品,展示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创新碰撞。
这条街道总长300米的祠堂街,如同一个小小的文化产业“磁力场”一般,与四川省美术馆、成都博物馆等优势互补,构建起“十分钟文艺生活圈”。作为天府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成都礼物”的到来更添文化底蕴。假期间,市民可在此观看非遗技艺展演、手作体验等活动。
▲成都礼物
事实上,祠堂街非遗市集仅是“成都礼物”城市布局的缩影。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礼物”已构建起丰富的产品矩阵,经三批次遴选推出223件(套)获评产品,涵盖文博文化、非遗时尚、智慧科技、潮流玩具、蓉味手信等六大类别,均是传递成都文化基因的生动载体。
在场景布局上,“成都礼物”形成“临时体验+常设消费”的多维网络。除祠堂街临时市集外,成都市区已布局22家“成都礼物”线下门店,覆盖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及成都博物馆等热门景区与文博场馆。
临时市集的限时热闹与常设门店的持续运营形成互补,既满足游客短期文旅体验需求,又为市民日常文化消费提供选择。
当前,“成都礼物”正通过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完善文旅消费生态,不仅让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触可感,更以“传巴蜀文化之礼,让世界遇见成都情”的理念,为成都文旅消费场景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成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消费新标杆。
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图据成都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编辑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