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千亿国企终于出手了,大手笔收购核心区的商品房!放大招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海信辽阳路7号
1、
国企为楼市托底?
9月26日,青岛国企海发集团携手海信集团,正式签署了存量商品房收购协议。协议显示,海发收购“海信辽阳路7号”和“海信正阳中心”两大项目,总面积约2.2万㎡,用途全部为保障房。
▲海发与海信签约现场
海发集团此前主要做实业和投资,这回直接下场买房,标志着地方政府积极落实“稳楼市、补保障”的新招式——这也是山东省首批通过“专项债+央行再贷款”搞定保障房收购的项目。
据悉,为了给这次收购提供资金支持,青岛市财政安排了1.6亿元专项债作为资本金,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也组织银行提供低息再贷款。一场国企为楼市“托底”的保障房分配大戏,在青岛正式上演。
2、
千亿国企变身接盘侠?
海发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注册资本100亿,业务范围涵盖城市开发、现代产业园区、股权投资等,去年营收已经超过1138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千亿国企,但它并不靠卖房赚钱,而是主业做贸易、卖商品、搞投资等“重资产”生意。这次下场收购商品房,并不是海发的本行,而是政府稳定楼市、加大保障供给的命令式投资。
▲海发集团总部位于青岛西海岸
海信辽阳路7号
位于市北浮山后商圈,近地铁4号线劲松五路站。这个项目于2024年6月交付,有三栋楼,共计1912户,其中3号楼是40~60㎡小户型公寓层高4.7米、均价16500元/㎡。
▲海信辽阳路7号
海信正阳中心
位于城阳正阳路商圈,占地约4.7万㎡,标签是“城阳双地铁+可落户LOFT”!60~70㎡的LOFT公寓产品,起步单价约6666元/㎡。
▲海信正阳中心
海发为什么挑这两盘做保障房?据业内人士分析,政府鼓励国企“以合理价格”,买下已竣工未售的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海信辽阳路7号和正阳中心,是已交付的现房,产权清晰、位置不错、配套成熟,恰好符合收储条件。
不过,质疑的声音也不少:这些房源的性质是公寓,用来做保障房合适吗?收购成本和日后收租收益是否匹配?另外,真正急需保障房的人群,有必要用这种高配置的公寓吗?
▲海信辽阳路7号,公寓层高4.7米
其实,政府想接手的,正是好房子。那些难卖的房子,政府也不想收。许多烂尾盘或地段差的存量房,或许根本等不到国企来接盘。
3、
国企下场扫货的信号
国企下场扫货,表面看是收房子,实则藏着更深的信号。从政策信号看,在“去库存、保交楼”的大背景下,青岛国企下场收房的这一动作,意味着地方政府要用大招稳定楼市。这种“专项债+再贷款”模式正是国家新部署的一部分,未来可能逐步在更多城市推广。青岛这次只是“先行军”,拿出俩海信的优质盘做示范,以观后效。
对购房者而言,这次国企下场买房,也传递了信心。此举无疑让一部分观望者感觉“国家队出手了”,缓解了对楼市的担忧;毕竟官方都敢“自己掏钱买房”,至少释放了稳定预期的信号。
青岛国企收购存量房商品房做保障房,是当下楼市多措并举策略中的一环。下一步,或许能看到更大规模的国企收储操作。现在就等着后续细则赶紧出来,比如租金到底多少、申请条件是什么、燃气问题怎么解决等……未来效果究竟如何,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