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窗口全面重启,创下2021年以来新股发行规模最大的季度。
关键要点:
1,60家公司IPO融资超过140亿美元,创下2021年以来美国上市规模最大的季度
2,随着IPO窗口重新开启,23家发行人融资超过1亿美元
3,受首日涨幅推动,大型IPO表现优异,平均回报率达23%
4,Klarna、Figma和StubHub引领一波知名公司进军公开市场
5,IPO指数以17%的回报率强势超越标普500指数
6,期待已久的IPO回暖为2025年的强劲收官奠定基础
第三季度,IPO窗口终于重新开启,60家公司IPO共募集资金146亿美元,创下2021年以来新股发行规模最大的季度。此前因宏观经济逆风而推迟的IPO,为了抓住新股发行需求激增的机会,纷纷重启甚至加速上市。这导致7月份IPO市场稳步回升,8月份市场活跃度高于往年,9月份交易量也更加强劲。
23家公司IPO募集资金达到或超过1亿美元,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领涨的是一波备受瞩目的独角兽公司。市场对成长型股票的重新燃起兴趣,使得许多这类股票的发行价高于中间价。尽管一些早期IPO的首日表现火爆,例如估值数十亿美元的Figma创下了250%的历史性涨幅,但到了季度末,投资者的偏好趋于理性。规模较大的发行人总体表现优于大盘,平均回报率为23%,但后市交易表现并不稳定。少数表现强劲的微型股推动第三季度整体回报率达到31%。复兴IPO指数在第三季度上涨17%,强劲跑赢标普500指数,这得益于增长需求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利好。新SPAC发行规模虽未能达到第二季度的爆炸式增长,但仍保持高位,同时,受加密国债和投机性科技公司寻求IPO替代方案的推动,并购公告数量有所回升。随着本季度IPO活动强劲,以及更多交易正在筹备中,期待已久的IPO回暖似乎正在顺利进行,稳健的回报、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强劲的私募订单储备,为今年剩余时间的强劲前景奠定了基础。
数据来源:复兴资本。数据涵盖市值至少5,000万美元的IPO和直接上市公司。不包括封闭式基金、单位发行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包括海王星保险 (Neptune Insurance),该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30日定价。
版权声明:所有金准资本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否则金准资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