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资产代币化:Web3.0时代的金融新范式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35页
《2025年资产代币化:Web3.0时代的金融新范式研究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该报告围绕资产代币化展开,探讨其作为Web3.0时代金融新范式的内涵、发展路径、与过往金融创新的关联及未来影响。
金融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资源时间配置,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提出的“完备市场”是金融体系效率的理想状态,需足够多状态依存、互斥且完备的原子证券。现实中因交易成本,完备市场不存在,但人类通过金融创新不断趋近,资产证券化便是重要一步。资产证券化将非标准化金融工具打包分割为可交易证券,上世纪80年代后快速发展,后续演化出的结构金融能重新构造资产池风险收益特性,却因忽视系统性风险、金融中介道德风险及监管缺失,引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Web3.0以区块链为核心,用户拥有数据产权,推动虚实世界融合,分数字孪生、数字原生、元宇宙三阶段。在此背景下的资产代币化,是将加密资产和现实资产打包分割为区块链上的代币,其代币具备可编程性、可组合与可分割性、点对点原子结算三大属性,更接近阿罗-德布鲁证券,是迈向完备市场的重大创新。代币可分为稳定币与非稳定币,资产代币化流程与资产证券化类似,构造环节需选区块链平台、编智能合约并解决数据对接问题。基于资产代币化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可复制现实金融活动,虽处早期,但对虚实融合世界意义重大,可能使传统金融体系面临脱媒。
当前,欧美及中国香港已出台资产代币化相关监管条例,美国2025年通过的三大法案形成初步监管框架。资产代币化存在系统性风险、中介机构道德风险、监管缺失等问题,稳定币的“稳定性”也存疑。
报告认为,人类正进入虚实融合的新大航海时代,资产代币化虽有风险,但作为数字金融重要部分,将与Web3.0协同推动新经济社会形态,各国需在监管与创新间平衡以把握机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