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际金价持续上涨,多家理财子公司密集“上架”黄金理财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在多重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近期持续上涨。9月10日,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报3650.75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超40%,突破历史高位。
金价持续上涨也促使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对黄金理财产品的布局。自9月以来,招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相继趁势密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场上存续黄金理财有48只,其中14只为理财子公司于年内发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受市场投资与避险需求的双重推动,国际金价中长期仍处于震荡上行通道。当前,理财子公司参与黄金业务的公司数量还较少,预计未来会有更多公司参与,并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相关“黄金+”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也将明显加快。
黄金理财发行“热潮”再现
趁着国际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理财发行“热潮”再现。
9月3日,招银理财发布产品成立公告,招银理财招睿焦点联动黄金5号固收类理财计划于9月2日成立,挂钩标的为SGE黄金9999。此前,8月中旬,招银理财已发行了一只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
9月4日,光大理财阳光青臻盈7期(黄金挂钩策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也进入募集期。
中国理财网信息显示,截至9月11日,名称含有“黄金”的存续理财产品共有48只。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存续的黄金理财有17只,14只产品于年内发行。
银行理财产品配置黄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资产主要与黄金有关。如黄金ETF,其投资比例按规定要在10%以内,一般在5%左右。另一种是与黄金标的挂钩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主要投资黄金相关衍生品。
一位资深黄金理财购买者对记者表示:“虽然黄金ETF涨幅更大,但若遇金价回调,波动也大,而黄金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相对平缓。如果直接购买实物黄金,则可能面临不易变现的问题,更适合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
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业内人士也表示,将理财产品挂钩黄金衍生品或与黄金相关的资产,目的是在固收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收益率,但配置比例通常不太高,所以整体波动不会像直接投资黄金的产品那样剧烈。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对黄金理财的布局,主要是为了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有助于丰富投资组合、平滑组合波动,为投资者提供稳健回报。
在他看来,随着保险投资黄金试点政策放开,理财子公司探索发行“黄金+”产品的步伐将加快。投资者越来越看重黄金的避险属性和风险对冲功能,黄金配置需求上升。
金价站上高位,黄金投资还该不该“上车”?
记者注意到,随着金价持续上涨并突破历史高位,投资者对是否该“上车”黄金相关投资颇为关注。
一位股份制银行私行资深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市场好起来了,推销黄金理财也更容易,但当前金价站上高位,可能短期内会出现一定震荡,因此短期我们还是持谨慎态度。不过,长期来看,黄金资产投资仍然值得看好,黄金作为资产配置对冲工具的重要性在持续提升。”
今年年中,金价也曾高位震荡,大量与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触发赎回。例如,今年6月至7月,中邮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等多家公司旗下与黄金挂钩的理财产品选择自动到期。
展望金价后续走势,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监瞿瑞认为,国际金价在中长期仍处于震荡上行通道。一方面,地缘风险等使市场避险需求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全球央行黄金配置的意愿仍然较强,且市场降息预期在持续。
浙商期货研究员周志超对记者表示,黄金金融属性仍在持续增加,价格中枢有望实现长期上移,主要基于三点原因:一是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重启降息周期,2025年全年或累计降息75个基点,实际利率下行将显著提振黄金投资需求。二是当前全球局势动荡,全球央行增加黄金储备,连续三年净购金量超1000吨/年。今年二季度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处于历史高位,后续增持空间依然可观。三是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美元信用体系受冲击,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被进一步激活,“去美元化”进程深化带来黄金的持续性需求支撑金价。
娄飞鹏表示,当前,参与黄金理财业务的银行理财子公司数量较少,已发行的黄金理财产品规模相对有限。不过,随着黄金配置需求上升,预计会有更多银行理财子公司探索更多黄金配置策略,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
编辑:黄梅
校对:乔伊
制作:小茉
审核:许闻
注:本文封面图由AI生成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