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今天市场上有个挺扎眼的消息,说A股融资余额突破2.28万亿,创下历史新高了。说实话,干了20年财经记者,见过几轮牛熊,看到这个数据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可能有人一看到"历史新高"就想起2015年,那会儿融资余额摸到2.27万亿,后来的事儿大家也都记得。但这次真不一样,单看这个数字有点眼熟,可拆开了看细节,味道就变了。
你看啊,现在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比当年的峰值低多了,那会儿是4.72%,现在差着一截呢。这就好比说,现在市场盘子比2015年大多了,相当于分母变大了,同样的融资余额,实际杠杆力度其实没那么猛。还有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的比例,现在是11.63%,处于历史中枢水平,说明资金加杠杆的节奏还算克制,没到那种集体狂热的地步。
再看平均担保比例,现在还维持在高位,这意味着借钱炒股的 folks 整体家底还比较厚实,风险缓冲垫是够的。最近A股成交额连续十几天破万亿,市场本来就活跃,这种时候融资余额跟着往上走点,其实也正常,就像人多的地方生意好做,借钱炒股的人自然也会多一些。
对咱们中长线投资者来说,不用对这个新高太敏感,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杠杆这东西,本身没好坏,就看用的人怎么把握。现在市场情绪确实起来了,但从数据看,还没到脱缰的地步。关键是别借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钱,更别跟着市场情绪瞎加杠杆。
我是帮主郑重,习惯从长线看问题。说到底,融资余额创新高更像是市场活跃度的一个侧影,真要判断市场健康度,还得看资金是不是在往有价值的地方去。你们觉得当前市场的杠杆水平,算不算健康?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