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便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税成为两国你来我往的主要武器,全球经济因此掀起轩然大波。当时特朗普高举“美国优先”的大旗,强硬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迫使中国修改贸易规则。然而事与愿违,这种策略不仅没有如愿奏效,反而使美国自身也遭受重创,可以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双方仍僵持于谈判桌的同时,一个意料之外的“赢家”悄然登场——澳大利亚。这个美国的铁杆盟友,竟借机悄悄赚得盆满钵满,拿下了大量被美国“拱手让出”的市场份额。这种戏剧性反转,即便是以算计著称的特朗普,也未必能事先想到。
贸易战下的“意外机遇”
这场贸易战的核心特征,就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针对中国,同时也波及到了美国的传统盟友。2018年3月,特朗普依照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宣布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中国窃取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中国迅速采取对等反击措施,中美贸易战就此升级。进入2025年,特朗普更是将部分商品关税提高到惊人的104%乃至145%。这样一来,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煤炭、牛肉、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的成本瞬间飙升,几乎丧失竞争力。
然而,中国对这些资源的需求并不会消失。就在美国商品被迫退出市场的同时,澳大利亚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作为全球重要的资源输出国,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煤炭、天然气和农产品,恰好可以无缝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例如,中国曾是美国煤炭的重要买家,但关税让美国煤炭价格优势荡然无存。澳大利亚的煤炭于是顺势大幅增加出口。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大豆、牛肉等农产品上,美国退出后,澳大利亚产品迅速抢占份额。能源方面同样如此,美国本欲凭借页岩气扩大对华出口,但贸易战导致其计划搁浅,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反而在中国市场上大受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飙升至创纪录的1405亿美元,涵盖铁矿石、煤炭、葡萄酒等多个领域。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华出口则急剧萎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令中国低头,反倒让盟友澳大利亚坐享其成。
经济与安全的双重依赖
澳大利亚能在贸易战中获利,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定位。这个国土面积超过77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人口却只有2600多万,本土市场规模有限,经济极度依赖出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和消费市场的巨头,对澳大利亚铁矿石、能源和农产品的需求几乎是刚性的。2023年,中国进口额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量的30%以上,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相比之下,美国虽是其“铁杆盟友”,但双边贸易结构长期不对等,澳大利亚对美贸易常年逆差,赚不到多少实惠,反而要花大笔资金购买美制武器和服务。两相对比之下,澳大利亚自然清楚谁才是维系经济发展的关键伙伴。
但问题也在于,澳大利亚在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作为“五眼联盟”的成员,它在亚太地区充当美国的重要战略支点。近年来,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澳大利亚频频跟随美国表态和行动。2023年,其军舰多次参加美日澳的联合军演,以“维护航行自由”为名,实际却对中国形成压力。然而在经济层面,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却又不断强调中澳贸易的互利性,称其为“双赢”合作。这种“两头押注”的政策,使澳大利亚在中美博弈中显得格外灵活,但也暗藏风险。
从对抗到务实:政策的转变
澳大利亚在贸易战中能“逆袭”,也与领导人政策调整密切相关。前任总理莫里森时期,澳大利亚几乎完全站队美国。2020年,莫里森政府甚至高调要求对新冠病毒溯源进行国际调查,直接触怒中国。结果,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大麦、葡萄酒等商品实施进口限制,澳企损失惨重,葡萄酒滞销堆积如山,煤矿工人抗议不断,经济损失数十亿澳元。直到2022年阿尔巴尼斯上台后,才迅速调整策略,积极修复对华关系。他明确表态,中国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强调经济合作不等同于政治站队。在其推动下,中国逐步取消了此前的贸易限制,澳大利亚出口再次恢复增长。
隐忧与挑战
表面上看,澳大利亚借中美贸易战赚得可观利益,但这种“红利”能否长久,仍是个疑问。它如今的处境,就像一位在两只猛虎之间表演的杂技演员,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2025年7月,美澳联合声明再次强调“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并派遣军舰参与南海演习。这些举动虽符合美国期待,却可能令中国心生警惕。若长期如此,澳大利亚的“两头讨好”策略可能失效,变成“两头受制”。
更关键的是,贸易战红利本身具有阶段性。一旦中美关系出现缓和,或者美国调整关税政策,澳大利亚当前的市场优势可能瞬间消散。类似的例子已在欧洲出现,欧盟企业曾一度从中美贸易摩擦中获利,但随着美国政策转向,很快陷入困境。澳大利亚若继续在大国博弈中扮演“棋子”,终将付出代价。
结语
中美贸易战打了七年,结果依然未定,但意外的赢家却是澳大利亚。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打击中国,实则让美国丧失市场,把机会拱手让给盟友。对于澳大利亚而言,真正的出路并不是在中美之间反复权衡,而是认清长期合作的价值。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发展稳定,是真正能够提供持续机遇的伙伴;相比之下,美国所谓的“安全承诺”,更像是一张随时可能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
信息来源:
金台资讯2025.08.27《第138届广交会澳大利亚推介会在悉尼举办》
第一财经2025.07.13《从能矿到绿色经济、金融服务与旅游业,中国与澳大利亚有哪些经贸合作新看点?》
华经情报网2025.02.19《2024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