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视为财富神话的黄埔网红盘万科幸福誉,如今却成了一部分人心头的隐痛。
这个盘,在贝壳后台常年占据实地看房榜榜首,无论市场冷暖,关注度始终不减。
它一度是广州楼市中一个特殊的符号,涨价时有人追,跌价时也有人接,单月成交甚至能超过某些楼盘全年的量。
但今时不同往日,曾经的热闹与风光,已被漫长的成交周期和不断探底的价格蒙上了一层灰。
很多人还记得2021年的万科幸福誉。
那年,它站上巅峰,一套71.51平方米的北向高层两房,以270万总价成交,单价高达3.77万/㎡。
那时的业主,大概是真心觉得幸福的。
作为知识城南起步区最早开发的楼盘之一,它前后共开发五期,走出小区就是地铁14号线何棠下站,配套九年一贯制的广州市二中会元学校,对面是城南邻里中心商业综合体……
各项资源汇聚一身,被不少人称作知识城小霸王,也自然成了各路炒家眼里的香饽饽。
从2020年中到2021年中,不过一年时间,房价从两万出头一路拉升至三万以上。
当时有大V高声提醒:不到4万不要放!
不少业主信了,可惜,市场很快打脸了。
从2021年至今,以同类两房为例,这个盘每年跌去近50万,一路阴跌不止,连反弹的力气都没有。
如今再看,同样的户型,总价已跌破百万。
上月,一套72㎡东向高层两房以98万总价成交,折合单价仅约1.3万/㎡。
该房源前后调价9次,挂牌185天,经历266次带看才最终出手,转成交率低至0.4%。
哪怕已是割肉价,想顺利变现,依然难如登天。
祸不单行,今年5月,也有一套以99万成交,单价1.37万/㎡。
回顾这个盘的历程,2014年开盘时,单价仅约8500元/㎡,
之后一路高歌:2016年破万,2017年超两万,2020年清盘时已站上2.7万/㎡。
六年间涨幅高达218%,尤其在2021年高峰期,二手房挂牌均价一度触及3.7万/㎡。
可谁能想到,四年之后,成交价只剩1.5万/㎡左右,部分房源甚至跌到1.3万/㎡。
相比高点的270万,如今同类房子总价跌去172万,跌幅高达63.7%。
哪怕是一手买入的业主,若算上多年月供资金成本,此刻也是浮亏;
曾经吸引投资者的种种利好,地铁、学区、商业、医疗配套,以及知识城宏大的“三中心一体系”规划,最终未能如愿兑现。
就业导入缓慢、人口流入不及预期,规划红利迟迟未能转化为居住价值。
楼市一旦转冷,泡沫便被迅速挤破。
更严峻的是,2023年广州取消2改5政策,大量投资房源涌入市场,挂牌率飙升至9%,远超3%的行业安全线。
要想出手,只有不断降价这一条路。
一些业主不愿贱卖,便将房源改为民宿出租。
一时间小区里民宿遍布,随之而来的是噪音扰民、高空抛物、医疗废弃物乱丢等问题。
物业管理未能及时响应,居住品质急剧下滑,业主们的心态也从观望转为焦虑,抛售情绪进一步蔓延。
这个曾经被资本和流量捧上神坛的网红盘,终究没能穿越周期。
它映照出的,不止是一个楼盘的命运,也是一代投机者的迷茫。
当狂热退去,唯有真正自住的人留下来,面对依然漫长的复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