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顺丰同城(HK:09699)公布截至2025年6月底的中期业绩: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48.8%,至约102.36亿元(人民币,下同),首次实现半年度营收突破百亿;毛利同比增长43.8%,至约6.81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120.4%,至约1.37亿元,创历来新高;期内经调整净利润约1.6亿元,同比增长139.0%。顺丰同城预测第三季度订单量会比上半年、二季度都高。
在财报发布后的业绩电话会上,“外卖大战”成为投资人首先关注的话题。顺丰同城董事会主席兼CEO孙海金表态称,首先从行业周期看,中国近场零售增速很高,行业的渗透度会持续提升,是五年以上的大周期行业。其次从赛道看,行业玩家会越来越高,且资本关注度也很高,企业都会迎来增长困境期,所以会持续进行多场景、多渠道渗透。第三是从集中度看,行业的客户集中度越来越高,尤其大品牌、茶饮品类在“外卖大战”中吃到的红利最高。
茶饮品类从“外卖大战”中吃到最多红利
公告称,上述增长表现有赖于:餐饮外卖及即时零售行业快速增长,带动即时配送需求增加,期内同城配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带动收入规模快速提升;业务结构优化,优质客户对收入贡献增加;以及其科技和精益管理推动运营底盘提质增效,网络规模经济效益扩大,盈利持续释放。
顺丰同城的总收入主要来自于:同城实时配送服务(含对商家和对消费者)、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其中,上半年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1%至约57.79亿元,该板块中,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务实现收入约44.67亿元,同比增长55.4%,占同城配送服务收入比例超七成。
财报称,这一方面受惠于餐饮外卖商户上半年频繁开展营销活动,带动订单快速增长,令餐饮即配收入同比快速增长——最为亮眼的是,上半年,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105%;另一方面,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28.6%至21.42亿元,其中面向商家的非餐场景收入同比增长35.3%。
“在这波‘外卖大战’中,茶饮品类是最吃到红利的。”孙海金解释称,因为从供给端看,茶饮标准化程度高、产能上线比较高;从消费端看,不同于餐食,消费者一天可以喝很多杯茶饮(频次高)。“顺丰同城做茶饮也是比较贵的,无论价格和服务,很少做‘零元购’,主要都是做大品牌(合作)。”他谈道,越是大品牌越追求持续性、长期性,在参与“外卖大战”后,这些品牌毛利率会受影响,比较难和成本方做议价和产品共创,所以他们更会倾向于选择独立第三方平台配送,以取得好的、持续性的效益。
顺丰同城表示,在地域覆盖上,公司在已覆盖的下沉市县加快提高运营网络效率,报告期内县域日均订单数量翻倍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创新业务增量,与头部茶饮大客户在香港地区落地合作,打开跨境业务新场景,并探索通过四轮车、无人车等创新解决方案,解决餐饮大客户团餐配送,校园配送等需求及痛点,拓宽业务边界,扩充多元化业务创收渠道。
零售方面,顺丰同城继续深化与各大全国连锁头部商超及百货合作,重点运营地区性连锁商超便利客户。同时加深与全国头部连锁药房的合作,多个连锁医药客户订单量突破新高。“即时零售相对外卖更低频,所以我们会争取更多商户,那样每个店铺的订单越来越多,才越会有红利。”孙海金说。
上半年,顺丰同城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约13.12亿元,同比增长12.7%。据介绍,报告期内,一线城市CBD核心区域商务场景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公司通过一对一“独享专送”服务精准触达消费者对高价值、高时效及高安全性物品的配送需求,该产品收入同比翻3倍。此外,顺丰同城还探索如衣物洗护、行李寄递、汉服租赁等配送服务场景,并深入渗透下沉市场,报告期内下沉市场面向消费者的同城配送收入快速提升。
无人车开始节约成本,目标三年投入数千台无人车
在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顺丰同城上半年实现此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6.9%至约44.57亿元,特别在揽收环节,公司作为弹性运力补充,及时响应夜间、节假日、购物节高峰、以及日益增长的电商集收、电商退货件上门揽收等收件需求,同期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
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内,顺丰同城平台上的活跃商家规模达85万,同比增长55%;活跃消费者规模达2477万人,同比增长13%;年活跃骑手同比增长17.5%至约114万名。报告期内,因订单规模快速增长,以及内部运营管理能力优化,月均收入突破万元骑手数同比增加107%。
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各平台通过补贴抢骑手的局面,孙海金透露,顺丰同城的骑手流失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除了4月份感受到一定压力,5月份平台的核心骑手(非众包)基本维持稳定没什么变动,市场供需两旺之下,基本每天都有20%~30%的骑手涌进来。“我们的规模相对同行较小,公司精细化管理体系稳定,加上外部单量规模上来后,骑手成本受到冲击也小。”
为降本增效,当前,顺丰同城持续在业务各个环节推进运营数字化和AI决策智能化,探索智慧物流和无人配送技术在商业化场景的应用。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无人车落地日常经营,重点承担最后一公里业务下的同城短途接驳和网点集散配送环节,结合骑手未端配送灵活性,形成高效稳定的配送生态。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超过300台无人车投入日常运营,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
顺丰“无人车+地铁”联运。
据悉,顺丰同城接下来还将致力于打造和强化“骑手+无人配送”的网络运营能力,把无人配送能力与现有骑手网络有机结合,推动效率提升。孙海金在业绩会上透露,“我们和顺丰集团持续沟通推进无人技术,目前的想法是,以后无人部分主要由我们来运营,无人车产品既做顺丰也做‘三通一达’的业务,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方向,目前已经对同行做了一部分渗透。”
顺丰同城CFO陈希文补充说,从目前运营情况来看,无人车已经开始节省成本。“无人车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前景)确定性很好。当无人车技术明年进一步迭代、生产线更成熟,成本有望得到更大的突破,那时更容易看出无人车的成本效益能达到什么样的地步。我们预计到2028年目标是投入数千台无人车。”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