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代言广告遭吐槽“油腻”,其称累计投超15亿未出圈,平台从蓝领招聘转型白领市场,转型成效待显,此前曾因招聘者辱骂求职者遇信任挑战。
投了超15亿但没出圈
近期,鱼泡直聘创始人周峰亲自代言的广告,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的地铁、电梯间、小区公寓高频出现。海报中其 “嘟嘴卖萌” 造型被网友吐槽 “油腻”,因曝光频次过高,还被调侃为 “脑白金式无孔不入营销”。
面对争议,周峰坦言广告存在失误,本意是用 “双截棍” 形象象征打掉 “招聘费太贵”“岗位虚假” 问题,同时表示 “听劝改形象”,还发起玩梗 P 图拿奖金活动。“大家看不惯,我们就改,心态年轻,主打一个听劝,欢迎大家玩梗,都来P图拿奖金。”
比起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为人所熟知的招聘平台,专门为农民工设置的招聘平台显得颇有几分“小众”。
周峰在其社交账号上透露,每年都会投入一大笔钱去推广流量,累计投入超过了15亿元,实际上却没有出圈,原因是因为品牌没有故事。
在老牌玩家们长期牢固占据招聘市场份额之下,从去年开始,转型布局白领市场的鱼泡直聘,正试图通过砸钱投放,挤出一席之地。
从蓝领招聘到白领求职
据了解,鱼泡直聘成立于2017年,此前名为鱼泡网,是一家针对招聘求职双方的国内服务平台,主要用户为蓝领群体。
2021年,周峰接到钟鼎资本电话时,随口报出“估20亿,投2个亿”,对方竟爽快应允。随后2022年底,又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的数亿元融资,公司最新估值达40亿元。
MoonFox数据显示,鱼泡直聘位列中国蓝领招聘市场第一,中国综合招聘市场前四。
为打破老牌平台(如智联招聘、BOSS 直聘)的市场垄断,鱼泡直聘从 2024 年开始转型。2024年12月,鱼泡直聘完成对国内综合校园招聘平台海投网的收购。2025年3月,海投网宣布完成与鱼泡直聘的战略整合,并正式更名为“鱼泡直聘校招”。鱼泡直聘称,“此次收购的完成标志着鱼泡直聘实现了从蓝领招聘到白领求职的战略扩张。”
进入2025年,鱼泡直聘开启“加速度”,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密集投入。鱼泡直聘公布的数据显示,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亿大关,累计提供岗位多达5.36亿个,成功促成4.46亿人次就业,为工友们创造了超过5000亿元的收入。
不过搜索发现,如今鱼泡直聘App上仍以服务员、保安、工人、厨师等蓝领岗位为主,白领岗位数量较少,转型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平台信任度受挑战
主流招聘平台普遍采用“B端付费”为主的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平台“重数量轻质量”,造成市场价值导向扭曲、简历筛选机制失灵、僵尸岗位泛滥等问题,削弱了平台作为“精准匹配中介”的基本功能。
2025年8月,有网友发帖称其朋友在鱼泡直聘上拒绝广东佛山一公司的单休工作时遭到招聘者辱骂,招聘者称“你要是漂亮,我让你天天休息”“你只配跪在我办公室”等。鱼泡直聘工作人员表示已对涉事招聘老板的相关账号作出严肃处理,禁止其继续使用,并会加强信息审核。
对此,“鱼泡直聘”工作人员称:“平台已对涉事招聘老板的相关账号作出严肃处理,禁止其继续使用,我们不欢迎此类公司。后续也会加强信息审核。”
针对此事,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敏表示,求职者可向用人单位进行合理维权,“要求对方就其不当言行进行道歉,若求职者遭受了严重的精神损害,还可要求对方给予适当赔偿。”同时,“鱼泡直聘”平台负有监管责任。除了对涉事公司账号进行监管与处罚外,平台还需积极为求职者做好善后工作。
回归招聘本质
破解这种困境的关键,在于招聘平台要从根本上反思和调整发展逻辑:首先要摒弃“流量至上” 的短视思维,回归“搭桥牵线”的本质属性,将匹配成功率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其次,重构对平台的信任,建立严格的岗位审核机制,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清理僵尸岗位,提升信息真实性与服务可信度;最后,平台应主动拥抱用工模式变革,开发适配任务型、项目型用工的服务模块,为灵活就业与新兴业态提供精准对接支持。
只有当招聘平台不再将流量视为收割对象,而是视为需要深度服务的价值共同体,才能真正弥合供需裂痕,赢回求职者与企业的信任。这不仅是平台商业模式的转型,更是数字时代服务经济回归人本价值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