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面向企业的AI Home解决方案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据权威数据显示,该市场规模已从2020年的66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5%;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43亿美元,未来五年增速将提升至21.4%。这一增长由智能硬件功能升级、全球网络基建加速以及AI大模型落地家庭场景三重动能驱动,尤其欧美运营商对软硬件捆绑方案的需求激增,为具备全栈能力的企业创造了结构性机遇。尽管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中国科技企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其中,深圳市华曦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全球第八、中国第三的市场地位(按2024年收益计),跻身行业头部阵营。
华曦达的核心竞争力源于“硬件+平台+生态”三位一体的全栈能力。硬件层面,其产品覆盖AI Home基础设施(如Wi-Fi 7路由器、光网络终端)及AI Home设备(包括智能电视盒、投影仪、摄像头),其中Android TV终端2024年出货量达885万台,位居全球首位。软件生态中,自研的XHome设备管控系统与2024年推出的家庭AI智能体Cedar构成核心中枢,后者深度集成Google Gemini技术,支持多语言交互与情境感知,实现跨设备自主控制。
技术壁垒通过持续创新夯实。公司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Google Android TV认证企业,2023年更成为全球首家获Google TV投影认证的ODM厂商;2022年发布的万兆Wi-Fi 7路由器,凭借三频Mesh组网和毫秒级漫游切换能力,率先抢占ToB市场先机。全球化布局亦构筑显著优势,业务覆盖80余国、服务超300家运营商及企业客户。
财务层面,华曦达展现出稳健韧性。根据华曦达港股IPO招股书披露,2022-2024年营收稳定在25亿元量级(25.29亿、23.67亿、25.41亿元人民币),同期研发投入从9644万元增至1.61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至6.6%,凸显技术驱动的战略定位。为强化生态协同,2025年6月,华曦达与立讯精密共建“AI Home生态建设联合实验室”,聚焦Home AI Agent、智能中枢及终端设备研发,整合双方在场景定义与制造链路的优势,加速方案商业化落地。这一合作早有基础,2022年立讯精密领投华曦达,双方曾创下5个月研发百万台智能电视盒的交付纪录。
伴随2025年5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华曦达开启资本化新征程。未来战略将围绕三轴展开:一是技术升级,募集资金用于AI算法、物联网安全等研发(如2025年新增的数据传输加密专利),并依托深圳新建的研发大楼强化实验室创新;二是收入结构转型,计划将软件服务占比从1.2%提升至30%,通过Cedar智能体深化服务价值;三是生态扩容,深化与谷歌、Netflix的绑定,探索与零售巨头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同时拓展医疗健康、能源管理等跨界场景。
正如两度斩获“深圳工业大奖”所印证——该奖项代表深圳工业界最高荣誉——华曦达正从设备商向AI Home生态主导者蜕变。在343亿美元蓝海市场的召唤下,这家深耕二十二年的技术企业,将以港股为支点,推动全球家庭从“硬件互联”迈向“主动智能”的新时代。